艾山八路军兵器厂旧址位于蓬莱市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艾山兵器厂主要制造地雷、手榴弹,修理枪炮兵器。在对敌作战中,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的民兵,用土炮、地雷等,机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斗争,对蓬莱城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八路军兵器厂旧址,由于被日军放火烧毁,多数房间屋顶坍塌,但刻有厂长周吉隆篆字印章的厂标尚在。2006年12月,蓬莱市政府将其列为蓬莱市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发动了天福山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三军”。蓬莱、黄县(今龙口)相继举行武装起义,组建了“第三军”第二路和“第三军”第三大队。随着抗日队伍的日渐壮大,对武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时“第三军”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从国民党地方民团、地主及社会上搜集来的。为了及时修复枪支,1938年3月,“第三军”第二路总部决定,招收小炉匠、马掌匠、红炉匠等能工巧匠成立修械所。修械人员肩挑小炉担,随军修械。
1938年5月,“第三军”总部西进黄县。胶东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要求有更多的武器弹药补充部队,单靠从敌人手中夺取,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部队需要。“第三军”总部决定,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用自己制造的武器弹药装备自己。于是将“第三军”总部修械所、蓬莱“第三军”第二路修械所和黄县“第三军”第三大队建立的圈杨家兵工厂合并,建立了“第三军”总部直接领导的第一所兵工厂(又称兵器厂),仍称圈杨家兵工厂。
11月,国民党蔡晋康部队制造反共磨擦,对兵工厂不断骚扰、袭击,甚至发生流血事件。兵工厂被迫西撤,转移到蓬莱南端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大崦。
兵工厂迁到大崦后,归胶东军区军需处领导。王本贤任厂长兼政治委员,刘振任副厂长兼总务科长,曲力任副教导员,邢友三任工务科长,王兴东任总务科副科长,张子申是器材科负责人等。全厂300多人,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建厂房,造敞篷,搭窝铺,迅速恢复生产。开始制造步枪、机枪、迫击炮等,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敌人对兵工厂驻地不断进行“扫荡”、袭击,在兵工厂周边建立据点,东有松山、寨里,东北有大辛店,西北有黄城集。还有敌人占据的上门家、大崔家等据点。同时又对兵工厂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在陆海要道设关卡,严禁物资进入。兵工厂生产所需的铜铁、焦炭、硫磺、旧电影片(制炸药用)、机械、工具等运不进来。但兵工厂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兵工厂每月能制造手榴弹1万多枚,步枪60余支,轻机枪3挺,各种口径迫击炮7门,还能制造大批子弹和迫击炮弹。
原任圈杨家兵工厂厂长,时任胶东军需处采运科负责人的周吉隆,为兵工厂书写碑文。上书“八路”,中书“兵器厂”,下端落名“周吉隆”,并有方印“周吉隆”。石匠艺人刻在近方形的石碑上,矗立在厂区,工人们深受鼓舞。
1940年5月底,驻烟台日军少林部队,集结日伪军3千余人,分多路向抗日根据地艾崮山区进犯,实行“六一大扫荡”。胶东八路军兵器厂旧址被日军放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