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庙战斗中的铁皮雨搭子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发动了天福山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胶东人民有了自己的抗日武装。“第三军”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战斗,就是奔袭牟平城。随后,与日军血战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
一、“第三军”奔袭牟平城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2月3日,日军3000余人自青岛沿烟青公路东犯,侵占福山和烟台后,又兵分两路,一路东犯牟平,一路西犯蓬莱、黄县、招远,各县县城相继沦陷。日军占领这些县城后,即组织伪县政府,接着又在烟台设立了胶东善后委员公署,以控制胶东各县伪政权。日军2月5日占领牟平县城后,以“胶东善后委员公署”的名义委任宋健吾为伪县长,建立起伪政权和伪军——商团武装。
原国民党牟平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张建勋,在日军侵占牟平县城后,便把队伍拉到昆嵛山北麓的龙泉汤驻守。他向当时我党在牟平县做兵运工作的贺致平表示,有意准备攻打牟平县城。得此信息后,贺致平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提出可向“第三军”司令部请示,同他联合攻打牟平县城,张建勋欣然同意。贺致平即写信向理琪报告这一情况。这时,“第三军”西进抗日,已到达牟平县东南边界的崔家口村。接到贺致平的信,理琪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会议认为攻打牟平县城有利条件很多:伪政权刚刚建立立足未稳,我乘虚奔袭可操胜券;可以提高群众抗战胜利的信心;可以锻炼部队,鼓舞斗志;可以夺取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对友军还可以扩大我军的政治影响,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是决定,除由中共胶东特委副书记吕志恒率第二大队留守崔家口外,其余部队全部参与攻打牟平县城。
2月12日黄昏,理琪亲率第一大队及特务队由崔家口向牟平县城长途奔袭。当时,第一大队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指战员约20余人,连同特务队队员共近百人。参加奔袭牟平县城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司令员理琪、政治部主任林一山、大队长孙端夫、政治委员宋澄、副大队长司绍基,以及辖属的一中队队长柏永升、指导员张玉华,二中队指导员姜克,三中队队长阎世印、指导员刘仲华,特务队队长杜梓林、指导员孙镜秋等。崔家口距牟平县城将近100华里,部队经过一夜的急行军, 2 月13日(农历正月十四)黎明到达牟平县城南五里的小山岗。理琪同干部们观察地形后,作出战斗部署:理琪、林一山和大队领导干部率一、二中队、特务队从南门主攻;由各部抽出部分兵力从东门策应攻城;三中队在西门外担任烟台方向的警戒任务。一声令下,战士们轻装跑步前进,迅速抵达牟平县城下。在敌人完全没有发觉的情况下,南路部队猛扑城门,缴下岗哨的枪,迅速占领城楼,随即直逼伪县政府。东路部队刚攻到东关,守敌未经接战就撤回城里,“第三军”战士紧追不舍,直追至商团驻地,将商团武装全部俘虏、缴械。两路攻城队伍很快在伪县政府门前会合,理琪率领战士首先冲了进去。奇袭速战速决,旗开得胜,活捉了伪县长宋健吾和伪公安局长、伪商会副会长常继武等,俘虏了以商团为主的武装人员100余人,缴枪100余支。
特务队队长杜梓林领着战士们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听到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声,居民们纷纷走上街头夹道欢迎。“第三军”战士抓紧时机,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大街上张贴“肃清汉奸卖国贼”“组织起来,武装保卫家乡”“第三军是老百姓的队伍”等标语。群众纷纷把日伪逼着挂的旗帜扯下撕破,扔在地上。上午10点钟,“第三军”攻城战士在对俘虏进行教育后,把他们大部分释放,只押着宋健吾等几个主要官员,携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撤离牟平县城。
二、血战雷神庙,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
攻城部队撤出牟平县城后,进入城南山区,指挥部成员来到离城东南三里的雷神庙开会。雷神庙是个独立的四合院,有正殿、东西两厢和南倒厅,四周建有砖石围墙,建筑面积与院子面积均为500余平方米,庙外东、南、西三面都是开阔地,北面200米处为一村庄。指挥部命令战士们在这里休息待命,理琪、林一山和大队干部等在南倒厅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会议对下步怎么办意见不统一:一种意见主张在牟平县城就地建立抗日政权;一种意见主张离开县城,到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还有一种意见主张在既临近县城又背靠山区的地方打游击。在会议进行中,敌机曾三次飞临牟平县城上空侦察。对此,“第三军”领导同志虽有所警觉,但因在西门外已派出三中队阻击烟台敌军,且又派出一中队一部在附近警戒,所以只在敌机第二次飞临时,命令主力押着俘虏先行转移,会议仍继续进行。这时,留在庙内的干部、战士只有理琪、林一山等20余人。会议进行到中午12点以后,多数人赞成第三种意见,并做出立即转移,甩开敌人的决定。部队正准备转移,忽然听到一个送饭的群众高喊:“鬼子来了!”原来驻守烟台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接到牟平县城被袭的消息后,在飞机的掩护下,乘汽车迅速赶到牟平县城。而我负责阻击和警戒部队的战士,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在未报警的情势下自行撤离转移,致使日军得以迅速将雷神庙四面包围。
在南倒厅开会的理琪等人,闻声冲出屋外,见到日军已逼近围墙和大门,庙周围到处都响起枪声,形势十分危急,突围是不可能了。他们当机立断,迅速指挥部队坚守庙房,封锁住大门、便门和窗口。日军集中火力,疯狂地向大门猛扑。守卫正殿及东夹道的宋澄、张玉华、李启明,守卫东厢的林一山、胡秀山、胡春林和守卫西厢及西南角落的姜克、谷熙纯、宋干卿、杜梓林互相配合,构成交叉火力,向日军猛烈射击。在南倒厅的孙端夫、司绍基、袁国华、田野、小陈、黄寨、夏来、李锦辉也个个把住窗口,严密封锁。日军暂时被打退了,但仍在远处向大门胡乱打枪。
经过一番整顿,日军又开始进攻了。指战员们毫不畏惧,沉着应战。理琪冒着枪林弹雨,来往奔跑指挥战斗。突然,一排枪弹打来,理琪腹部连中三弹倒在院子里,宋澄等急忙把他抬到后夹道。理琪的伤势很重,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仍然忍着剧痛,鼓励大家要树立必胜信心,节省子弹,坚持到黄昏突围。林一山手腕被打伤,腿部也中弹,血顺着裤腿流到鞋里,但他全然不顾,坚持指挥战斗。杜梓林则爬上院墙,向西南方向的日军猛烈射击,日军的火力被吸引过去,正面的压力减轻了,可他自己却不幸中弹牺牲。
日军从南面正门几次进攻受挫,就变换招数,从屋外爬上屋顶,企图从上面进攻。可是,日军在屋脊上刚一露头,神枪手胡秀山等弹无虚发,敌人一个个应声滚落。天渐渐黑了下来,下起了大雪。日军输红了眼,放火点燃了南倒厅,战士们迅速转移到东、西两厢。火越烧越大,形成一道火墙,日军也不敢贸然往里冲,熊熊的烈火倒成了临时防线。忽然, “轰”的一声震响,南倒厅墙倒屋塌,“第三军”战士的正面完全暴露在日军面前。但这时天已大黑,突围的时机终于到了。恰在这时,雷神庙东方传来了枪声,原来是贺致平看到敌机一直在西面上空盘旋,估计可能是“第三军”在进攻牟平县城,建议张建勋赶快前往参战,张建勋立即率部奔向牟平县城。在张建勋部队的策应下,宋澄组织和指挥“第三军”战士从便门突围出去,再折向南。同志们背着理琪、林一山,搀扶着宋澄脱离了险境。他们走到离雷神庙南两里多路的杨岚,稍事休息。这时理琪已不幸牺牲,遂将他的遗体安放在群众的一个草园里。又组织了三副担架,抬着林一山、宋澄和胡秀山继续前进,2月14日回到了崔家口。
雷神庙战斗从午后打到晚上,激战七八个小时。从现在仅存的革命遗物——一块0.8平方米的铁皮雨搭子上,竟有138个弹洞,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这一战,“第三军”以少数缺乏战斗经验的指战员和劣势装备,抗拒数倍于己的优势敌人,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毙伤日军50余人、烧毁敌汽车数辆的重大胜利。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