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1909 ~ 1969),原名巨同璞,字景山,又名巨任吾。山东临朐人。历任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组织部长,豫鄂边区委书记,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鲁中区委书记、鲁中军区政委,华东野战军八纵队政委,胶东区委书记、胶东军区政委,山东省政府副主席,山东军区副政委,中共山东分局第二书记、代理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但在建国后较长时间里,接连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分。1981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为向明平反昭雪,推倒过去强加于他的一切不实之词,为他恢复名誉和党籍。
1924年,向明高小毕业后考入青州省立第四师范,因为凑集学费逾期报到被校方拒绝而失学。1925年春节后,向明只身去青岛谋生。1929年春,向明参加青岛市招收小学教员的考试被录取,分配到青岛枣园小学当教师。在枣园小学,向明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读书会”,辅导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引导他们关注时事。1931年4月,经宋哥庄小学校长张静源的介绍,向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入党后,向明先后担任过青岛市沧口区委宣传委员、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多次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同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他在济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下,他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的机密。在狱中,他团结同志,多次领导狱中的绝食斗争,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向明被释放出狱。 1938年4月,他被调往北方局工作。1939年3月,他调任豫鄂边区委书记。同年8月,作为豫东特委、中原局及豫鄂边区委的代表,赴西华县对地方武装胡晓初部开展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成功地将胡晓初的部队拉到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编为新四军游击队第六支队第二总队。向明担任第二总队政委。1940年6月,向明担任豫皖苏区委民运部长、副书记。1941年1月,调往苏中抗日根据地,担任苏中区第四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后担任苏中区委委员。当时,苏中区是连接苏南、苏北、淮南、淮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日伪军进攻的重点地区,斗争十分残酷。年仅32岁的向明,面对艰苦复杂的斗争,毫不畏惧,勇挑重担。他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实际,带领苏中第四军分区广大军民,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清剿”和“清乡”,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42年11月,向明调任苏北区委委员。1943年6月,任苏北盐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当时,苏北周围有日伪军两万余人,敌据点80多处,敌人不断从涟水、淮阳、淮安等地出动,对盐阜区进行“扫荡”。向明根据中央指示,带领全区干部群众,一面与日、伪、顽军进行军事斗争,一面大力加强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巩固了盐阜抗日根据地。
抗战结束后,向明调山东工作,于1945年11月担任鲁中区委书记兼鲁中军区政委。1946年6月,国民党集中四个整编师,向鲁中解放区大举进攻。向明带领部队,向敌人展开反击战。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成立,向明兼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政委。他和王建安、傅秋涛、郭化若等奉命统一指挥鲁南战役,消灭敌人5万余人,挫败了敌人的进攻计划。2月,莱芜战役打响,向明等率八纵指战员在和庄地区与敌74师交战,首战告捷,随后与其他纵队配合全线出击,全歼敌73军和46军。4月,向明和王建安又率八纵,参加了泰蒙战役,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全歼泰安守敌两千余人,收复了泰安、肥城、宁阳等县城。之后又率部参加孟良崮战役,与其他纵队一起,全歼敌整编第74师3.2万余人,击毙其师长张灵甫。
1948年5月,向明调任胶东区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委。他领导胶东区军民开展了生产救灾、“三查三整”等运动。他以丰富的阅历,审时度势,抓住主要问题,兼顾地方和军队工作,在巩固新区、土改、整党、生产救灾、支前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但一直坚持工作,并深入到莱阳、莱东、平东、平西等县,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向明任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解放的当天,向明就率领军管会三百多名干部,迅速分赴各个地点,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对官僚资本及国民党的行政、司法等374个部门,1254个单位实行全面接管。当时,军管会面临生产需要恢复,旧职人员及其家属需要安置处理,国民党的散兵游勇需要遣散,大批的农民及无业、失业人员需要安置、救济,潜伏的国民党特务组织需要侦破等一系列问题。向明分别轻重,分别对象,权衡利害,先急后缓地开展工作,并注意保护民族工商业,慎重处理旧职员和工资问题。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政策,赢得了工人及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接管工作于9月底顺利完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搞好接管工作的同时,向明带领军管会与青岛市委、市政府一起,全力以赴地恢复、发展生产。解放当天,向明就派干部到各企业慰问坚持护厂斗争和生产的职工。6月8日,又召开全市各行业职工代表会议,推动全市工人复工。随后,陆续将事先准备的粮食、原料和燃料投入到生产中去,迅速恢复各接管企业的生产。很快,青岛市大批企业陆续复工,大批失业工人满怀喜悦的心情走上了生产岗位。此外,向明非常关注弱势群体,在改善市民生活,救济失业工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月16日,他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赈济问题,决定发放救灾粮50万斤,救济最困难的失业工人、贫苦市民和烈军属。接着,又投入以工代赈粮100万斤,组织失业工人与贫苦市民参加市政工程建设。这些措施,使群众顺利渡过了难关。解放后短短4个月时间,青岛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就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1949年10月,中共山东分局重新建立,向明担任分局第二副书记,后任代理书记,兼任山东省政府副主席、山东军区副政委。在主持山东分局工作期间,他坚决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领导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山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6月,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为了贯彻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领导全省人民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及“三反”、“五反”运动。为搞好土地改革,向明亲自带领工作队深入基层,采取典型试验、推动全面的方法,对土地改革进行分类指导。为了推进民主改革运动,他深入工厂、联系群众,教育工人和技术人员要加强团结,同心协力搞好生产。他还亲自抓机关自身建设,强调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一定要实事求是,讲究工作效率。
1953年2月4日,向明主持召开省级机关党员干部大会,指出机关工作中存在的“七多”、“四少”的问题,即各种委员会和办公室多,会议多,表格文件多,干部调训多,变动多,限期多,兼职多;调查研究少,具体指导少,深入检查工作少,总结经验教训少。向明在部署指导工作中,不仅交待任务,而且还教给下级抓好典型工作的工作方法。他说:“从具体检查总结工作中,要用好坏两种典型事例,即群众路线和命令主义两种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去教育干部。”同年4月,他轻车简从到诸城县,分别与县委的同志和昌城区的干部进行详细座谈,到实地进行考察,并派人到诸城县昌城区和胶县桃源区收集材料。之后,分别整理成报告,并亲自附信一件,同时报告山东分局。他在信中写到:“如不深入了解下情,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综合下面同志的经验,我们的领导工作是太空了。”不久,山东分局、中共中央、华东局先后分别转发了诸城县委和胶州地委的经验。
在和平建设时期,向明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那种敢于负责、不怕困难、埋头苦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常说:“干革命就应该有点忘我的精神。”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废寝忘食。他患有严重的胃病,开会时经常胃病发作,痛得很厉害,但他从不离开会场,误了吃饭,就随便喝碗稀饭应付一下。只要没有外出任务,他总是在办公室埋头工作,经常忙到晚上12点之后,虽然离家不远,却很少回家。山东分局给中央、华东局的报告,大多都是由他亲自动笔和亲自改写。他很注意学习,尽管工作繁忙,也要抽出时间读书学习。他开会讲话,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十分生动,受到大家欢迎。
1954年,正当向明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的时候,却被错误地认定“参加了高饶反党联盟”,行政上连降三级(6级降为9级),被调到河北省,却没有分配工作。不久,山东省委错误地认定“以向明为首的反党集团”,向明受到了长达八年之久的隔离审查。他实事求是地不断向组织写申述材料,检查工作中的缺点,但从没有违心地承认过所谓反党的罪行。他始终认为,是党把他这个穷苦的孩子救出来,没有党,就没有他的生命,他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始终坚定对党的忠诚,一生光明磊落,顾全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当自己受到误解,遭到不合理的待遇,处于逆境时,他还一再表示,任何时候都“服从党的一切利益,维护党的坚强团结,决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1963年,山东省委撤销了“以向明为首的反党宗派集团”的结论,为向明甄别平反。
向明被解除隔离后,多次向组织要求分配工作。1966年5月,向明被分配到河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任副所长。这时,他已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很差,但他十分珍惜重新获得的工作机会,工作十分认真,想尽多地为党和人民做些工作。此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戴上“反党分子”“走资派”“叛徒”等种种帽子,遭到残酷迫害,先后被揪斗、批判、关牛棚,甚至被殴打和假活埋,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尽管如此,他始终坚信党一定能还他历史的清白。在干校里,尽管天天受到批斗,忍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但他从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失望,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超常的革命意志。劳动时,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和年轻人抢着干繁重的农活,还争着上脚手架盖房。他经常关心、帮助同志,看到同事家里经济困难,就主动捐钱,慷慨相助。他自己买了理发工具,为大家服务。干校里看不到报纸,他就自费买了半导体,供大家使用。他还自费买了一套木工工具,为大家打做桌椅板凳。
尽管向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但他仍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正负责地为许多受迫害的老同志的历史作证,澄清问题,使得他们能得以尽快地解放。这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和优秀品德,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