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安(1914 ~ 1981),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茂芝场村人。在解放战争中积极支援前线,立下功劳,获得“华东支前英雄”光荣称号。
孙以安出身贫寒,自幼务农,七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七口人,生活异常困苦。因生活所迫,13岁便流落到烟台随人出海打鱼谋生。长期的海上生活,不仅使他锻炼出结实的身躯和刚强的性格,而且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游水本领。有一次海上突然刮起大风,木质的渔船被浪头打翻,船上的渔民全部落水,孙以安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好水性游了一天一宿,终于爬上了岸。
旧中国满目疮痍,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孙以安受尽了地主、渔霸的压榨,受够了日本侵略者的欺凌,决心要为革命贡献力量。抗战初期,孙以安无意中与一位地下党员结识,打那时起,他经常利用出海打鱼和到外地卖鱼的机会,为共产党地下组织传递情报、护送伤员。共产党员来了假装买鱼,孙以安就偷偷接过情报,等着其他共产党员来取。通过这种形式,孙以安为解放烟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打响之后,孙以安告别打鱼生活,返回村里。正值人民政府发出支援前线的号召,他积极响应,参加了担架队。1947年10月5日黄昏,解放军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在位于善疃的狮子山打阻击,孙以安冒着枪林弹雨,连续三次冲入前沿阵地,给部队送弹药,抢救伤员。敌军用迫击炮、山炮、榴弹炮猛轰,他的腿部被炸开一条大口子,他只是脱下破衣裳包扎了一下,毫不畏缩,继续前进,出色地完成这次支前任务。就在这场战斗中,孙以安一手拉扯大的外甥唐功敬牺牲在阵地上。
胶东解放后,他又参加民工团,随军南下,转战省内外,跋涉几千里,最后直逼长江北岸,在安徽省和县一带江岸待命。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发布“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民工团担负起运送第三野战军某部渡过长江的任务,孙以安当时分配在渡江先遣部队第一梯队,属于开路的,要抢先到达对岸侦察和发信号。 4 月21日凌晨前,孙以安和另一名民工架着一艘木船,运送十几名渡江先遣部队战士过江,孙以安向大家表示:“我在同志们在,我能过,同志们都能过。”说罢,架着船火速向南岸驶去。江面宽一千多米,到达江心的时候,遇上了敌人的巡逻艇。激战中,木船被击沉,十几名干部战士落水。在这危急时刻,孙以安奋不顾身,拿出事先准备的绳子,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力向落水战士游去,一个,两个,三个……落水战士被陆续救上岸,就在搭救第七名战士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右肩,但孙以安忍着剧痛把落水的战士全部救到长江南岸。当得知有位师长随身带着的文件包还在水里,孙以安再度潜入水里,捞出了装有敌人设防图和解放军作战计划的文件包。由于体力耗费太大,一上岸就昏倒在江岸上。没多久,孙以安醒了过来,同战士们一起向反扑过来的敌人射击,并迅速冲到对岸,用树枝点起了三堆柴火作为信号,向部队报信。
渡江战役结束后,华东支前司令部、政治部给孙以安记特等功一次。 1949年6月,华东支前委员会在江苏召开庆功大会,授予孙以安“华东支前英雄”光荣称号,并颁发其“华东支前英雄”奖章一枚和锦旗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孙以安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长、护林员,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县的先进工作者。1981年2月,因病在福山去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