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辑卿(1912 ~ 1977),原名梁世瑞,山东省莱阳县上疃村(今属莱西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武装斗争、地方党务和政权建设等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以后,一直从事人民军队的建设工作。他参加革命工作四十五年如一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他质朴心洁,作风正派;他勇于拼搏,豁达大度。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他在县立高级小学读书期间,正是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刻,当地革命运动高涨,农民协会的活动轰轰烈烈。“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时常在村头出现,该校校长也带领学生参加农民协会的游行示威。这一切使梁辑卿深受鼓舞,萌发了革命思想,他开始立志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积极参加当时农民协会的活动,组织同学张贴标语、传单,演出打倒土豪劣绅的活报剧,积极筹划请愿罢课等活动,一时成为学生活动的中坚分子。
1931年,梁辑卿升入掖县山东省立第九中学读书。他同王军光、王文林等以“同乡会”为骨干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活动,并领导九中学生多次到国民党掖县县政府请愿,迫使县长罢免了乱派苛捐杂税的商会会长。同年下半年,他又组织学生开展罢课,把反动教员赶出了学校。
九一八事变后,梁辑卿参加了当地反帝大同盟活动。为响应京、津学生赴南京请愿的革命行动,他带领九中部分学生组成抗日救国宣传队沿烟潍公路进行演讲宣传,成为当时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在斗争的实践中,梁辑卿把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境遇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积极勇敢地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1933年夏,经吴青光介绍,梁辑卿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教育下,他的革命热情更加高涨,政治上也逐渐成熟起来,成了一位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革命者。
入党以后,梁辑卿接受任务,负责开展九中的工作,半年内发展了王文林、王炳辉、王军光等入党。这年冬,经党组织批准成立了九中党支部,梁辑卿任支部书记,到1935年底共发展党员23人,争取同情革命的教师三人,团结了广大进步学生,使当时九中的领导权基本掌握在我党手中。
1935年,梁辑卿于山东省立第九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任莱阳东南乡区委书记。第二年,莱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县委主要领导人被逮捕,剩下的同志大部分被迫疏散到外地隐蔽。梁辑卿去济南找到王炳辉,与济南地下党组织接上关系,被派到德州做党的交通工作。1936年,他又经王炳辉托友人介绍到博平县民众馆任馆员,与王怀远、谢心合等人组织读书会,开展地下工作。在这段时间,尽管斗争非常艰苦,生活颠沛流离,但他终始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以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走到哪里就把革命火种播向哪里,并以各种方式开展党的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在白色恐怖下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迫近济南,胶东各县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逃亡。广大群众抗日热情高涨,纷纷要求组织起来,抗日救国,保卫家乡。在这种形势下,梁辑卿于1937年10月返回胶东。莱阳县委决定成立民先队县队部,梁辑卿任大队长。从此,梁辑卿开始从事革命武装斗争,参加了胶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在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莱阳县党的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梁辑卿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组织和团结广大青年,乘机争取其他武装,很快将民先队组织发展到3000多人,使一大批知识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8年春,胶东特委决定组建民先总队部,梁辑卿调任总队的组织部长,负责整顿民先组织和发展党的工作。1938年秋,根据胶东特委决定,梁辑卿率东进工作团进入牙山地区,开辟新根据地,帮助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打击削弱国民党顽固派蔡晋康等部势力。1938年冬,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胶东特委派梁辑卿组建昌(邑)、潍(县)中心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兼昌潍武装指挥部政委。这期间,梁辑卿坚持把扩大武装力量和建立根据地结合起来,率领昌潍武装独立团穿插敌后。不久,因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失守,昌潍独立团调走,梁辑卿留原地坚持对敌斗争。面对当时敌强我弱的严酷形势,他带领县委同志不畏艰险,昼夜不停地转战山野与敌周旋,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又重新组建了一支革命武装力量,坚持了敌区斗争。
1940年初,梁辑卿调任胶东南海地委书记兼五大队政委,不久,调任东海地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政委。他带领一批军队干部来到东海,在胶东区委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工作,很快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首先是健全了东海根据地党、政、军的各级领导机构,各地普遍建立了农民自卫团、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反“蚕食”、反“围剿”的斗争,扩大了抗日武装力量,打垮了反动势力。1941年“反投降”战役胜利后,东海根据地已基本上连成一片,革命政权巩固,人民生活安定,抗日热情高涨,成为当时胶东地区较好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除此,梁辑卿还抓了基层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和发展工作。1943年至1944年,胶东党组织开展整风。在此期间,梁辑卿认真执行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既积极严肃地在党内进行普遍审查、清理,又坚持实事求是,慎重稳妥,及时纠正了整风中出现的教条主义、逼供信等错误倾向,使东海地区党内整风运动得以健康发展。
梁辑卿还充分发动农民群众,较早地实行了减租减息,大力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年积极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不仅搞农业,而且还重视发展工业、纺纱织布、做军装等。由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东海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很高,踊跃参军支前,组织担架队随军南下、渡江,从人力和物力上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梁辑卿在东海地区工作期间,十分重视统战工作。他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又胸怀宽广,不仅能够很好地团结东海根据地党政军的一班人齐心协力开展工作,还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注意团结地方各界上层的士绅名流,亲自找他们谈话,宣传党的政策,扩大了党的影响,对东海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梁辑卿和刘涌、仲曦东、于得水等一起,率东海三个主力团攻克烟台、威海卫二市,并担任警备任务,保卫胶东与大连、旅顺的海上运输。
1947年,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为适应大规模运动战的需要,梁辑卿所在部队被整编为胶东军区新编第七师,后又整编为华野十三纵队第三十九师,他任师政委。当时为配合胶济线大反攻,三十九师担负了阻击青岛之敌的任务,接着又转移到泰安一线,连续两个多月,机动行军作战七百多公里。在东征西战,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梁辑卿利用作战间隙,进行政治动员,从而鼓舞了士气,严格了纪律,保证了作战任务的胜利完成。在1948年的兖州战役中,三十九师被评为执行政策的模范,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济南解放后,梁辑卿担任济南警备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兼职较多、担子较重的情况下,仍然较好地完成了党所交给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梁辑卿于1951年春调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在军区首长直接领导下,他注意学习领会上级的决定和文件精神,重大问题善于商量研究,慎重决策,但一旦形成决议,就坚决执行,一抓到底。1954年至1960年,梁辑卿任华东军区工程兵部队政委。部队分布在华东的广大地区,他经常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点带面,推广新技术,为华东工程兵的成长壮大,作出了贡献。
1958年秋,他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坚持带病下连当兵,身体力行,模范带头,先后当过炊事员、战斗员。1959年秋,他胃溃疡病复发,正在医院治疗。当时二十七军缺政委,军区首长决定派他去,但又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后征求本人意见,梁辑卿当即表示:“个人身体算不了什么,只要工作需要,再重的担子也要挑。”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2年蒋介石扬言反攻大陆,梁辑卿拖着病体,带领部队按时到达浙江前线指定位置,直到东南沿海形势缓和,才奉命率部队撤回,后又被送进了医院。
1964年梁辑卿调任江苏省军区副政委、政委等职。1970年又调任安徽省军区政委、安徽省委书记等职。文革初期,梁辑卿也受到了冲击,肋骨被打断两根,但他仍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不随声附和,也不投人所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保护了一些老同志。1967年周总理为了解决江苏问题,准备让一批老干部出来工作,梁辑卿坚决执行总理指示,夜以继日地进行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筹备工作,为老干部出来工作创造了条件。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梁辑卿感到由衷高兴。他虽然身患重病,仍在病床上坚持学习,渴望着身体状况能够早日好转,继续为党工作,可是病魔却夺走了他的生命,梁辑卿于1977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