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栖霞市苏家店镇林家村。时任县长姜茗和秘书处住在林家村村民的4间半正房和4间厢房内。正房东西长13米,南北宽5.15米,高4.6米,占地面积178平方米。
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形势的影响,栖霞县抗日武装组织发展很快。自1937年4月中共党员崔书景在栖霞西部横沟(今寺口镇)南庙拉起第一支队伍到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前,先后成立了蓬黄战区第二纵队第七大队(人称“黑虎队”)、特务队、办事处游击队和青年抗敌救国先锋队(简称“青抗先”)等小型武装。这些武装和组织活跃在全县各地,神出鬼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全县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
1938年7月中共栖霞县委成立以后,全县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便于加强党的领导,全县的7个区,相继建立起区委,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栖霞县内的艾崮山和牙山两处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形势的深入发展,在抗战烽火中不断得到巩固。虽然牙山根据地因“鲁东抗日联军”解体,栖霞城沦陷,环境恶化,县委和“第五支队”后方留守处等机构被迫撤离牙山,迁至艾崮山区,但牙山根据地的群众基础仍然比较牢固,党的各级组织依然健全,地下斗争仍坚持不懈。艾崮山根据地由于八路军胶东部队多次打击日伪投军,尤其是犁儿埠至泊子一战,一举击溃国民党投降派徐叔明部的四十八支队,使栖霞西部大部分地区得到解放。根据地范围扩大,为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9年春,为了粉碎日伪投军对艾崮山抗日根据地的夹击,打开栖霞抗日斗争的局面,中共栖霞县委抓紧进行扩大抗战统一战线工作。同时,中共北海特委派青年部长柳林到栖霞县艾山汤一带开展工作,帮助建立基层政权。11月,在中共北海地委“战地服务团”的帮助下,在苏家店镇林家村建立起栖霞县行政联合办事处,任命民主人士刘维和、潘藻为正副主任。共产党员孙伽俐、刘瑞生(刘竞腾)、马仲也参与其中。办事处广泛联系社会各阶层的抗日人士,特别是有一定影响的士绅名流,与他们共商抗日大计,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拥护和社会支持,为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打下了稳固基础。12月,成立了栖霞县第一个区政府——五区民主政府。
林家村位于栖霞西北部艾崮山区,群山起伏,沟壑相连,周围村庄分散而又隐蔽,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又富有顽强的抗争精神。1939年初, “第五支队”及其兵工厂、医院,还有地方组织,多在这一地区活动。因此,这里成为胶东地区早期出现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理想的政权基地。
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和紧张筹备,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中共胶东区委的安排,栖霞县临时参议会于1940年4月20日召开。经过选举,刘维和任参议长,开明士绅韩玉琪和共产党员刘华团任副参议长,刘维和、刘华团、潘藻等5人为参议会驻会委员。
4月24日,在林家村召开了全县各阶层抗日人士和各级群众团体代表共两千余人参加的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林一山代表中共胶东区委到会祝贺并讲话。会上,姜茗被选为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新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驻苏家店镇林家村,秘书由徐维新担任,下设一科分管民政,科长何冰皓;二科分管财政,科长马仲;三科分管实业,科长吕大年;四科分管教育,科长孙伽俐;人武科分管武装,刘瑞生任科长同时兼任公安局局长。
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一成立,便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把分散的武装队伍组织起来成立了县大队,发动群众成立各基层群众团体,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反“扫荡”。成立派出机构栖霞县第一、第二行署,打破日伪封锁,繁荣艾崮山区根据地经济,加强区级民主政权建设,建立各区区公所,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参与牙山战役。1944年12月,栖霞城解放后,县政府迁入栖霞城。
1991年11月16日,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