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胶东区实行整编
联系单位: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环山路2号润利大厦
邮编:264003
咨询电话:0535-6732056
技术支持:水母网
邮 箱:shm@shm.com.cn
来源:《风云:胶东革命历史事件选编》2021-12-07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党组织在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领导下,在胶东陆续建立起九个兵工厂,拥有职工1万余人,设立了设备基地、技术研究中心及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胶东工业学校,形成了完善且强大的胶东兵工体系。在生产方式上,机器工业式的专业生产厂取代了手工作坊式的修械所;在生产组织上,由起初的各自为战逐渐演变成全胶东、华东统一经营;在内部管理上,由军事化方式逐步向注重企业化方向转变;在领导归属上,经历了由军队直接领导到人民政府接管的发展过程。胶东兵工从1938年2月开始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转并。胶东兵工在抗日战争中,是“山东军工的主力”;在解放战争中,是“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供给胶东、山东和华东战场。

 一、适应战时需要,建立兵工厂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发动天福山起义,举起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旗帜,建立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为了及时修复损坏的枪支,1938年3月,“第三军”第一大队在文登李家庄村建立了六人修械所。3月20日,“第三军”第三大队攻克蓬莱城后,在站马张家村设修械所,有工匠20余人。同年3月,“第三支队”攻克掖县城后,筹办了一座小型兵工厂,开始修理枪支,后造过小炮。胶东第一兵工厂就是在此基础上创建的。

 1938年3月,为保证枪支弹药的供应,“第三军”总部决定建立兵工厂。派周吉隆着手筹建,厂址选在黄县城东南的圈杨家。4月下旬,“第三军”总部抵黄县后,军部修械所、二路修械所、掖县兵工厂相继并入兵工厂。至下半年,工厂已有职工200多人,机器设备50余台,同时在下院村设分厂,每月生产步枪30余支,迫击炮四门,炮弹300余发,复装子弹万余发,手榴弹500枚,地雷200余个,除供应胶东的抗日武装外,还支援兄弟部队。

 1939年春,日军进犯蓬黄掖抗日根据地。兵工厂在厂长张从周、政委姜谷峰的率领下,昼伏夜行,经过20多天的跋山涉水,到达平度县涧里村,归“第五支队”领导,因而改称“第五支队”兵工厂,自1940年起正式称第一兵工厂。

 此次转移使兵工厂设备遭到严重损坏,生产全部靠手工。当时主力部队转移,兵工厂常遭敌军骚扰,所以在涧里村生产不足三个月,被迫于6月迁至栖霞县庙后乡高家沟村。两个月后,迁到庙后乡回龙夼村西南的老庙沟。迅速恢复枪支修理和子弹、手榴弹、地雷的生产,同时开始制造步枪、机枪和迫击炮,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部队。

 1939年10月,由于国民党蔡晋康部的骚扰破坏,兵工厂奉命随五支队后方留守处,几经周折迁至蓬莱县黄泥沟。11月,栖霞县北路家沟村的蓬黄战区兵工厂(1939年3月组建)也搬迁至此并入该厂。 1940年1月,兵工厂搬迁至栖霞苏家店乡前寨、后寨、曹高家三个山村。总厂部设在后寨村,以生产枪炮为主,曹高家村一分厂为火药厂,前寨村二分厂为翻砂、锻造、修械车间。10月,苗家村弹药厂划归第一兵工厂领导,成立第一兵工厂弹药分厂。1941年4月,第一兵工厂弹药分厂划归第二兵工厂,其他部分与第五兵工厂合并,仍称第一兵工厂,全厂职工增至500人。1944年工厂迁至乳山县泥渡夼、稍里村、地口和地口南庙,主要任务是生产掷弹筒、掷弹和炮弹。1945年9月,第三兵工厂的机工部并入该厂。

 1941年12月,兵工厂奉命由栖霞迁至牟平县上垛玉夼、杨家沟等村。主要制造手榴弹、地雷、子弹、炮弹、捷克式轻机枪等武器。1942年11月,日军开始冬季大“扫荡”。兵工厂工作人员掩埋了机械设备,生产转入低潮。至1943年底,形势好转,第一兵工厂规模又进一步扩大。1948年,胶东军区兵工厂奉命陆续向淄博博山一带搬迁。

 二、发展壮大兵工厂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胶东区委根据上级指示,先后建立起了第二、三、四、五共四个兵工厂,胶东兵工进一步发展壮大。

 1.第二兵工厂

 1939年7月,“第五支队”在掖县李家庄、连儿夼一带组建胶东第二兵工厂,又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兵工厂。1941年2月,该厂奉命迁驻栖霞县喇叭沟村,1942年初迁到牙山腹地,当地军民习惯称其为牙山兵工厂。其时,该厂有职工200余人,其机械设备多是从国民党蔡晋康部队手中缴获的。工厂除生产地雷、手榴弹、枪弹外,还制造82毫米迫击炮及其配用的炮弹、75毫米山炮炮弹。

 1944年,为解决八路军的攻坚武器问题,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向军区各兵工厂发出了研制平射炮(平射炮是当时对弹道低伸火炮的统称)的命令。该厂于同年6月开始研制平射炮,但当时可供参考的只有从画报上剪下来的一张平射炮图片,以及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十几发八八式穿甲炮弹。经过三个月的攻坚克难,第一门平射炮和十几发炮弹试制成功。

 1945年春,该厂又改进了平射炮的助推器,许世友司令员亲自观看实弹演习,并将平射炮命名为“牙山炮”。1945年春节,八路军攻打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的老巢——万第据点,胶东军区司令部调用“牙山炮”、重型迫击炮等十多门,将城墙炸开几个大口子,岗楼也被炸塌,万第据点被攻克。自此“牙山炮”的威名更加远扬。

 2.第三、四、五兵工厂

 第三兵工厂——1941年1月8日,东海独立团配合“第五旅”十四团,围歼了盘踞在昆嵛山辛庄、无染寺一带的“抗八联军”,缴获了一个有十几台简陋设备的修械所,东海兵工厂奉命接收。1941年3月,利用缴获的战利品,根据上级的指示,以东海兵工厂为基础,在泽头镇的上泊子、大宋家建立了第三兵工厂,也称“第五旅”第三兵工厂。 1943年生产的轻机枪、掷弹筒等产品送延安参展。1944年以后,该厂生产规模稳定发展,月产子弹数量最高达22万多发。全国解放后,胶东兵工三厂发展到1000多人,迁到博山石灰坞,改属中央兵工局领导,改为第二兵工厂。

 第四兵工厂——1941年春,胶东第四兵工厂在栖霞牙山北麓高家沟村成立,后迁至清香崮、李老铺、河东等村。11月,与牙山地区第二兵工厂合并,“兵工四厂”番号撤销。1944年4月,胶东军区在栖霞县蚕山脚下曲家沟村成立第十三团弹药厂。7月,因日伪军“扫荡”,迁至寺口缴沟村,第十三团与第十四团换防,弹药厂归第十四团领导。 10月,胶东军区决定,以第十四团弹药厂为基础,重新成立胶东第四兵工厂,主要生产手榴弹等。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该厂迁至掖县。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1946年秋,兵工四厂又奉命迁回栖霞境内寺口乡的大榆庄村和邴家村,主要生产八二迫击炮。人员发展到500多名,每月平均生产7000发迫击炮弹,曾创一月生产3万发炮弹的记录,全厂荣立集体一等功。1948年4月,北海弹药厂并入该厂。此时,全厂职工人数达到1300多人。1949年7月,兵工四厂建制撤销。11月,迁至淄博马石村与华东工业部所属二厂合并,始建山东兵工局兵工厂。

 第五兵工厂——1941年春,胶东军民展开反投降斗争,消灭了大部分勾结日寇、专搞反共磨擦的国民党投降派、杂牌军。根据地因此扩大,连成一大片完整的地区,兵工生产获得空前发展。胶东区委在牟平鹊垛山区建立了第五兵工厂,主要生产枪械。至1942年,兵工厂月产轻机枪最高可达18挺。第三、四、五兵工厂的建立,促进了胶东兵工产业的发展。1941年4月,胶东兵工生产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兵工生产,各厂的兵工生产开始向专业化迈进。1942年秋,兵工生产委员会撤销,成立胶东军区后勤处下设军工科,从此兵工生产由军工科直接领导。1944年10月,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发出《关于军火生产建设的决定》,要求所属兵工厂努力生产,“除完成胶东区自给外,还要担负起供应其他兄弟地区的责任”。1945年夏,胶东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成立,9月对各厂进行了生产专业化调整:一厂生产机枪和炮弹壳;二厂生产迫击炮及其配用的炮弹;三厂生产枪弹;四厂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五厂生产军用化工原料和火药炸药。各厂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创设研究室——1941年9月,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工业研究室成立。 1943年7月,研究室技术员秦月斋等人先后试制成功硝化棉、硝化甘油、乙醚、丙酮等,年底生产出单基和双基发射药,并投入生产。1944年夏,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技术干部王旭九带领20多人的试制队伍七天七夜奋战,终于制出硫酸,为大规模弹药生产打下了基础,许世友司令员和贾若瑜参谋长赶到现场祝贺。至1944年,研究室共研制出土法制造干电池、利用当地资源制造火碱和肥皂、利用土产油料制取甘油等30多项成果。

 1944年9月,胶东军区与胶东行署抽调东海工业研究室的主要技术力量,组建胶东工业研究室,专门从事兵工生产技术研究,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外籍专家被充实进来,并从上海、香港甚至国外购置一批技术资料和仪器设备。至1947年,研究室人数达到320人,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在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坊攻坚战等大小战役战斗中立下大功,受到军区领导的多次表扬。研究室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成为新中国工业生产和科研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三、全面发展兵工事业

 1946年6月,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为扩大军工生产支援前线,胶东军区兵工总厂在加强第一、二、三兵工厂管理的同时,加紧整合、建设新厂,致力扩大生产,胶东兵工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阶段。

 第六兵工厂——1946年7月,第六兵工厂在昆嵛山区高家庄建立,其前身是1944年春在昆嵛山前黄龙岘村(今属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建立的东海民兵工厂(又称环海铁工厂)。1947年1月,合并了东海军分区造枪厂、弹药厂及修械所,主要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到1948年,拥有职工1223名,设备有100马力汽力机,配套240千瓦发电机及各种车床100余台,还有一次能钻四条枪筒的深孔钻床,为胶东地区的首创。兵工六厂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为我军提供了四五式步枪4432支,掷弹筒2253个,60毫米迫击炮250门,十生地迫击炮弹89158发,黑粒药16765斤,榴弹壳268个。

 第七兵工厂——1946年12月,兵工总厂以第二兵工厂机工部为骨干,以胶东行署环海铁工总厂建业工厂为基础,在栖霞境内的水有兰村建立起胶东军区第七兵工厂。该厂主要生产十生地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并兼修日式山炮、美式榴弹炮等。1947年6月第七兵工厂移驻牟平的后垂柳村一带。1948年随胶东军区兵工总厂划归第二军工局领导。 1949年12月撤销,兵工厂集体转业到山东淄博张店区华东冶炼总厂,整厂建制。

 第八兵工厂——1949年3月,在化学总厂二分厂的基础上建立第八兵工厂,工厂的骨干大部分来自部队和地方干部及解放区自己培养的学生。工厂生产出军工急需的基本原料硫酸、硝酸。1949年8月,八厂改建为胶东化学厂,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产管理局。1948年9月,解放战争转入全面进攻阶段。胶东军区军工部把研制炮弹电木引信体的任务交给了化学总厂工业研究室。

 第九兵工厂——1948年底,兵工九厂在黄县建立,专门生产电木粉和炮弹电木引信体。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兵工九厂基本建成。1950年3月,兵工九厂改名为山东电木厂。同年12月,由龙口搬迁到济南。

 为加强对军工产业的组织领导,1947年5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扩建为胶东军区军工部。至1948年底,胶东兵工发展到九个工厂和一个研究室,人员达到1.1万余人,居全省首位,成为山东军工的主力,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夕,胶东兵工在其它一些地方还建有一些零星兵工场所。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胶东兵工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产规模和质量也日益扩大和提高。胶东党、政、军十分重视胶东兵工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兵工生产的设备、技术和人才支持,逐渐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

 成立制造部——1946年秋,兵工总厂为了扩大军工生产的机械制造力量,从各兵工厂抽调一批擅长制作机械的各工种技术工人,筹建制造部。翌年2月正式成立,下设车工、钳工、修理、模冶四个生产组。

 至1949年9月停产转业,职工人数由建厂初期的数十人发展到350人,各生产组的正副组长都是有技术特长的高级工人,技术力量较强。其时,制造部共有40马力柴油发电机两台,金属机床12台,各种辅助设备数十台,是胶东军工部机械制造和柴油机大修的骨干力量。先后为各厂大修或修配了大量柴油机及其它动力,也为前方修理过军用汽车、大炮等军械武器,承制了化工厂大量成套的化工设备或配套设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建立工业学校——1946年8月,设于工业研究室内的学员队正式成立,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大专文化水平和部分中专文化水平的技术人才。首批学员约50人,教师由研究室工作人员担任,后从东北招聘了数位日籍技术人员任课。1948年9月,第二军工局决定在学员队基础上组建胶东工业学校,为兵工战线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王旭九兼任校长。学校成立后,先后开办化学兵器班、电工班、化学分析班、工厂管理班和机械制造班等。1949年2月,学校搬至烟台,增设预备班、采矿班,学生达240多人。

 胶东工业学校于1952年2月停办,三年多时间,为胶东兵工厂及其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建设造就了一批领导骨干和技术人才。

 四、胶东兵工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胶东兵工从抗战初期的随军修械所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财办工矿部第二军工局,员工增加上千倍,产量增长过万倍。在山东兵工史上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山东兵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

 1.树立了军工生产史上的崇高地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的兵工产业白手起家,边战斗边生产。11年里,发展成具有系统化生产能力的大型兵工厂,注册员工9796人,动力设备、工作母机786台;自主研发生产步枪、机枪、掷弹筒、六〇炮、大口径迫击炮、九二步兵炮、各种子弹、炮弹、硝化甘油炸药以及大量化学原料。其产品覆盖整个胶东战场、山东战场乃至华东、华北战场,为军事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被誉为“华东的总后方”“我军军事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1948年9月,中央军委后勤部调查组在《华东区军工工业概况报告提要》中提到“由各项实力统计知,华东兵工生产首以胶东区为该区重心所系……,胶东兵工系华东兵工主要部分,且兵工事业之建设为时已久,设备亦较各区较全,规模亦较大,而对生产统计及工厂管理各方面均有造诣”。

 1950年,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山东视察组对山东三个兵工局进行考察后,这样评价胶东兵工,“山东各地在1938年已经分散成立了小型的兵工生产单位,规模简单,厂址无固定地点,随部队奔走,故生产未能正规。可是胶东发展得较快,后来成为山东兵工生产的主力”。胶东兵工生产“质量比较好,技术上也较有把握”。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胶东兵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工生产历史上的地位。

 2.铸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队伍

 胶东兵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战争的洗礼和革命熔炉的锻造,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生产技术技能的产业队伍,掌握了比较先进的兵工生产技术和理论知识。涌现出包括华东军区人民英雄王旭九、陈惠人在内的一大批英模人物、技术骨干和管理工作者,不仅为兵工生产贡献了力量,使胶东成为全国解放区兵工生产较好的地区之一,还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派往全国各地、各条战线,承担了经济建设的重任,作出了新的贡献。

 3.增强了建国后山东工业的整体实力

 随着胶东兵工厂或转产或被兼并重组,山东地方工业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为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胶东军区兵工部成立化学总厂,对兵工、化工、科研实行统一领导。1948年4月,华东财经委和华东军工部在淄博博山建立兵工基地。5月,合并组建山东兵工第一、二、三军工局,胶东军区兵工厂奉命大部向博山一带搬迁,第一兵工厂迁入后经多次合并、更名,1951年改称国营第七三二厂,即山东机械厂。2002年9月,工厂整体改制为山东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更名为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月,该公司在栖霞市苏家店镇后寨村修建山东兵工旧址纪念碑,以示纪念。自1948年到1950年,第三、四、七、八、九兵工厂分别迁到淄博、济南等地,划归山东或华东军工部门。1948年11月,胶东电器厂也奉命迁至淄博博山,改称淄博蓄电池厂,现为中船重工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4.深化了同胶东人民的血肉联系

 驻扎在胶东各地的兵工厂,十分注重同当地人民的联系。每到一地,只要有机会和条件,就千方百计地为所在村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收割、播种、修路、修房等。每次反“扫荡”或重大军事活动时,兵工厂都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生产枪支弹药,支援前方,得到了人民的敬佩和称赞,当地群众也舍生忘死,千方百计保卫工厂安全。因战时条件恶劣,兵工厂所在地需绝对保密。兵工厂每驻一地,群众都要设防保卫工厂安全,敌人一有动静,群众就来报告,使兵工厂能及时做好应对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