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报》就是其中之一。
《大众报》是中共胶东特委(中共胶东区委)直接领导和创办的党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创办最早的主要党报之一,于1938年在黄县创刊,1950年由于中共胶东区委的撤销而终刊。《大众报》作为中共胶东区委的喉舌,在战火中诞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人民群众勇敢对敌斗争和积极进行生产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在民族危亡之际诞生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大举入侵,胶东沿海各港口、胶济铁路沿线各城市相继沦陷。中共胶东特委根据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毅然高高举起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大旗,组建了“第三军”。1938年5月,中共胶东特委率“第三军”主力,经蓬莱进入黄县,相继与“第三军”的二路和四路会合。 5 月12日“第三军”与八路军鲁东游击七、八支队及掖县的“第三支队”组成抗日联军,初步开辟了蓬(莱)、黄(县)、掖(县)抗日根据地。
其时,“亡国论”、“速胜论”在社会上四处流传。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人民群众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而中共胶东特委又非常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群众性的舆论工具,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以坚定长期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为此,中共胶东特委作出了以“第三军”政治部领导的联合出版社为基础,创办《大众报》的决定。特委根据抗日战争长期持久的性质,决定将报社各部门分散驻在黄县东南部山区。其中,编辑部随特委驻在姜家店和文基姜家,便于特委及时加强领导;印刷部的铅印厂和石印厂驻在莱山院,报纸由平版机印刷。
1938年8月13日,《大众报》正式创刊。大众报社实行社长负责制。社长直接领导编辑部、印刷部、发行部、经理部、电台(收讯台)、救亡室等。部以下设科,编辑部则按一、二、三、四版分设编辑。报社的第一任社长是贺致平,总编辑为李研吾,时有工作人员百余人。工作人员中,有不少人是从京津等地返回胶东投入革命队伍的知识分子。后来,掖县第三支队创办的《抗战日报》的人员和设备并入大众报社。《大众报》为四开四版,第一版是社论和要闻,第二版是国内新闻,第三版是国际新闻,第四版是地方新闻和副刊。
创刊初期,《大众报》每日发行份数仅为500份,发行范围除抗日民主政权所辖蓬、黄、掖三县的党、政、军、民各级机关和主要学校外,国民党军队的控制区和敌占区也能经过不同渠道断断续续阅读。在创刊的前几个月里,《大众报》集中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思想,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众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苦群众站在一起。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的残酷暴行,大胆地同国内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为民族解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以及广大劳苦人民的利益而呼喊,因此,创刊不久就获得广大人民的爱护。当时虽然在有些地方严厉禁止订阅《大众报》,但不到半年时间,《大众报》就推销到一万三四千份,打破了抗战前山东报纸的发行记录。
二、在战火洗礼中成长
《大众报》创刊以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是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壮大的。抗日战争时期,胶东人民经常要和日寇的“扫荡”作斗争,大众报社工作人员从1938年报纸创刊到1945年抗战胜利,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反“扫荡”。
1938年10月间,国民党蔡晋康部进攻蓬莱一带,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护设备及技术人员,上级决定将大众报社迁出,由姜家店莱山院大庙内经黄县城转移到南掖郭家店以西马台石村。在印刷厂搬迁期间,曾留下少数工作人员于黄县城内的兄弟印书馆继续出报。报纸的继续出版,不仅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也稳定了群众的紧张情绪。12月,日军和汉奸刘桂堂由平度进攻掖县,报社的印刷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报纸又改在黄县出版。为争取早日出版,报社在黄县买下兄弟印书馆的全部铅字和机器,并立即分出一套设备,转移到文基姜家大庙内,继续出报。鉴于长期抗战的艰苦性,除印报必需的设备外,工作人员将剩余部分秘密转移到莱山前的蒋家村,暂时隐蔽起来,作为将来应急的后备。1939年1月间,日伪军继续由掖县招远一带进犯黄县、蓬莱,中共胶东区委于春节后撤出黄县城,转移到莱阳西北部山区张格庄一带,报纸在撤离黄县时停刊,报社则转移到离区委五里的东馆村。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在东馆出报,中共胶东区委派出部队,掩护报社人员到黄县蒋家抢运设备,蒋家村部分群众配合八路军,组织了300多头牲口、400多人的运送队伍,把全部印刷物资运往东馆。五一节期间,铅印《大众报》复刊了。
1939年10月,大众报社随中共胶东区委转移到掖县狍峱村。12月10日,敌人对平(度)、招(远)、莱(阳)、掖(县)边区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报社全体人员与敌人在河南村遭遇,战斗从拂晓一直持续到午后。此次战斗,社长阮志刚等27名同志与党校34名同志不幸牺牲。次日,中共胶东区委书记王文及宣传部长林一山迅速集合突围出来的人员,委派王卓青担任社长,不到三天,《大众报》又和群众见面了。
1941年秋,大众报社奉命进入牙山,驻史家、苏家庄和鞠家庄一带。此后若干年,报社基本是在牙山的栖(霞)、牟(平)、海(阳)、莱(阳)中心根据地坚持办报。1942年,日伪曾分别在春、夏、冬季,对根据地进行了三次大“扫荡”。报社无法集中在一起正常工作,于是化整为零,把各部门分散在山区坚持工作。编辑部在山坡上办公,编辑们坐在地堰上,膝盖就是办公桌,全部办公用品就在一个包袱里。打开包袱就办公,有了敌情提起包袱就走。电台的同志把收报机装在山洞里,然后把洞口堵起来,即使当地的群众也很难发现这里的秘密。印刷厂也一分为四:在敌人分区“扫荡”时,一厂不能开工二厂印,不能铅印就石印,石印不行就油印。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大众报》始终没有间断过出版,及时地指导着胶东区军民的对敌斗争和后方建设。抗战胜利后,《大众报》于1946年4月1日扩版,设有“胶东子弟兵”“火炬”“大众戏剧”“大众卫生”“农友”“工农园地”“新教育”“工商副刊”等八个专刊。
解放战争中,大众报社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47年六七月间,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报社经过筹划安排,将全体人员分为两组:大部分带着电台、印刷厂转移到海阳、莱阳交界的小纪一带山村,坚持出报;少数人员带着电台和部分印刷器材,转移到栖霞以西艾山附近隐蔽;报社发行部则转移到乳山县崖子一带。这样,无论哪一组受到进攻,另一组都可以保证出报,一直坚持到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1948年12月1日,《大众报》为突出地方报纸特色,避免与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雷同,易名为《胶东日报》,成为对开铅印的日报。1950年4月,中共胶东区委奉命撤销,《胶东日报》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终刊。这张报纸从创刊到终刊的12年间,发行量曾高达10多万份,这在解放区报纸里是屈指可数的。
三、在攻艰克难中发展壮大
《大众报》是在艰困的环境中诞生的,注定了必须要不断克服困难前行。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报社工作人员在设备不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为办好报纸出力献策。创刊之初,报社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物质方面。青岛、烟台的失守,以及敌人对沿海的封锁,使报社在物资筹措上极端困难。办报初期由于机器铅字铅条的缺乏,机器因破旧机件发生故障而停刊是常有的事。其次是人才匮乏,刚开始编辑部只有两三个人,经常由于校对人员缺乏而出现错别字。但是,报社工作人员仍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艰难斗争中不断想出巧妙办法,保证了报纸的持续出版。
稿件来源是办报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当时编发的国际国内新闻,唯一来源是抄收国民党中央台播发的记录新闻。不久,报社自己安装了收报机,直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电讯。众所周知,国民党播发的新闻,根本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消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编辑人员只能利用他们的反面文章,从字句背后看出正面的含义。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猜谜的方法,《大众报》准确报道了国内外形势。但是,这种编报法不仅十分麻烦,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无法使读者看到各地八路军、新四军英勇作战的正面报道,更无法使读者及时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就在这时,听说中共中央已经成立了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报社人员异常兴奋,在不知道新华社的呼号、波长和播发新闻时间的情况下,年轻的报社电台工作人员,日夜守在自己装配的收报机旁,戴着耳机,从飞过天空的无数电波中耐心地、仔细地搜寻着新华社的讯号。 1939年9月的一天,电台的葛次元等终于收到新华社播发的一条新闻,报道雁北地区八路军某部,把制造磨擦、向抗日军民进攻的国民党白志沂部打了个落花流水。全体工作人员为此欢欣鼓舞,读者纷纷写信祝贺。中共胶东区委高度评价这一成功。
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接着又通过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当电台的同志抄收这部光辉著作的电文时,突然传来一个紧急情况: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部正向报社进袭。如果继续抄报,电台人员就有遭到敌人袭击的危险;如果停止抄收,立即转移,至少要在半年之后,胶东人民才能读到《新民主主义论》。在这紧迫的情况下,电台的同志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敢地承担起了坚持抄收的任务。当他们如获至宝地抱着厚厚的电文稿爬上驻村北面的山坡时,敌人的机枪已经在村南狂叫起来。不久,《新民主主义论》在《大众报》上全文刊登出来,给战斗中的胶东人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前后,毛泽东同志的其他一些重要著作,也大都通过《大众报》在胶东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
八路军取得反国民党投降派战斗胜利后,大众报社在艾崮山区的前寨村迎来了自己的三周岁生日。为了纪念创刊三周年,报社领导号召电台的同志们,争取在纪念日这天建成发报台,并以新华社胶东分社的名义,向山东总分社发报。当时的条件十分困难,没有工具,也缺乏材料。但是,经过昼夜加班,反复实验,终于将发报机在纪念日之前制成了。当晚,新华社胶东分社用自己的发报机首次发报。在这次发出的消息中,有一条是“我胶东部队再次解放重镇黄城集”。第二天,新华社总社就向全国转发了这条消息。从此,报社不仅可以听到党中央的号令,看到兄弟部队的捷报,而且也可以把胶东军民的英雄事迹向外界及时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大众报社依靠党政军民各部门,充分体现了“全党办报”的方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报。大众报社不仅仅发行报纸,还出版发行过大量的政治书籍及各类报刊杂志。在胶东成立的北海银行,其钞票最早就是在报社印刷厂印刷的。印刷工人还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战争的环境中,印刷出版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宣言》以及《铁流》等文艺作品。此外,报社印刷发行的《胶东大众》《大众画刊》等刊物,给当时的胶东军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中共胶东区委支持下,各个地委县委建立了通信联络站,报社设有人数众多的通信联络机构,有30多名内外勤记者。在这个通讯网中,选拔专业新闻干部,成为报社干部来源渠道之一。大众报社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发行系统。最初依靠五六名交通员骑着自行车向各地运送。后来发行部门逐渐建立了一条交通线,报纸用牲口驮运。在各地区、县都建立了成套的发行网。报纸运到后,立即分发到读者手中。报社印刷的其他报刊和书籍以及干部群众的往来信件也由这个系统发行传递。后来的新华书店胶东分店和战时邮局,都是从大众报社派生出来的。在敌人“扫荡”频繁、活动分散的情况下,大众报社各部门的同志仍然坚持自学,钻研业务。报社就像一所大学校,在这里培养了大批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从这里派出的大批干部中,有新闻工作人员、电信机要人员、出版发行人员、文艺创作人员,还有的成为军政宣教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外交官。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