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胶东区实行整编
联系单位: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环山路2号润利大厦
邮编:264003
咨询电话:0535-6732056
技术支持:水母网
邮 箱:shm@shm.com.cn
来源:《风云:胶东革命历史事件选编》2021-12-07

 革命战争时期,800万胶东人民先后将50万优秀儿女送进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7.6万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各占同时期山东省的40%左右,为山东乃至全国其他战场和解放区提供了宝贵的人力和精神支撑。特别是解放战争期间,胶东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自己翻身解放,保卫自己的政权和胜利成果,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踊跃参军参战,源源不断地向解放军主力部队输送有生力量。胶东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一面抓紧土地改革,组织发展生产;一面发动群众开展“保家、保田、保饭碗”的参军运动。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春季,先后发动组织了五次大参军,将胶东人民大参军运动推向了高潮。据统计,仅从1946年7月到1949年3月两年半时间内,胶东解放区就有28万多人参加解放军,占同期山东解放区参军总人数的48.45%。

 一、五次大参军

 第一次大参军是1945年10月至12月。1945年10月,胶东主力部队渡海赴东北。11月,国民党第八军趁胶东主力部队奔赴东北,胶东解放区兵力不足之际,先占领青岛、崂山,后沿胶济铁路两侧向西推进。在胶东解放区面临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胶东区各县发动了旨在补充部队兵源的大参军运动。在这次大参军中,牟平县有1600名青年参军,招远和招北两县有1400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542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1156名青年参军,威海卫市有1174名青年参军,文登县有1170名青年参军,昆嵛县有1745名青年参军,荣成县有1600名青年参军,乳山县有3032名青年参军。

 第二次大参军是1946年7月至9月。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进攻胶东解放区。为了保卫胶东解放区,胶东各县响应上级“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号召,发动青年踊跃参军。黄县有1774名青年参军,牟平县有1233名青年参军,海阳县有1816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2146名青年参军。掖县和掖南县在“参军保家乡”热潮中,两县共有6100余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1500名青年参军。

 第三次大参军是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这次参军的背景是,国民党军队沿烟潍路由西向东推进,进占掖县,进而图谋占领烟台市各县。中共中央军委于1947年1月决定将胶东军区主力部队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支援重新组建的胶东军区部队,中共胶东区委提出了“反蒋保田保家乡”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各县掀起了参军高潮。此次参军,规模之大、发动之深入、参军人数之多是空前的。

 1946年11月17日,牟平县同时在三个地方召开了万人大会。青年们喊出了“保家乡、保饭碗、保土地”的口号,出现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至12月上半月,全县有2022名青年参军,新发展民兵1464名,子弟兵由三个营十个连、1289人,发展到11个营33个连、3363人。12月,招远、招北县发动反蒋保田大参军运动,两县共有4400余名青年参军,其中招远县3000余人,招北县1400余人。据统计,1946年至1947年2月,招远、招北两县“反蒋保田”大参军的人数,加之平时参军及县独立营升级参军的人数共达12500余人,其中招远县5200余人,招北县7300余人。烟台市在1946年12月,也有700多名青年参军。

 1947年1月12日至14日,中共莱东县委分别在陶漳区、唐河区、鹤山区召开了5000余人参加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全县人民掀起“反蒋保田”参军运动。2月15日,莱东县委又颁布了个人参军和动员他人参军的立功条件,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大参军运动。截至2月底,莱东县继1946年11月700余名青年参军之后,又有2872名青年参军。其中,赤山区458余名青年组成整建制的“莱东县赤山营”参加了主力部队。2月8日至10日,中共五龙县委分别在五龙县河东、河西区召开了近万人的“反蒋立功大会”和“公祭死难烈士和同胞大会”。会上,人们纷纷表示,决心为死难者报仇,为人民立功,当即有2447名青年报名参军。福山县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2月底,有2178名青年参军。荣成县有2924名青年参军。据统计,1947年仅1月中旬至2月底50天之内,全胶东解放区(除滨北区外)就有5.5万名青壮年参军。到6月底,全区约有10万人参军。

 第四次大参军是1947年6月至8月。1947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又于同年8月制定了进攻胶东解放区的“九月计划”,以16个旅的兵力向胶东区发动重点进攻。与此同时,胶东军区奉命将主力部队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支援主力部队外线出击、保卫土改复查的胜利成果,胶东各县又掀起了新的参军热潮。

 1947年6月,掖县和掖南县响应中共胶东区委的号召,再次发动大参军运动,并在干部群众中普遍开展了“爬山头”、“反蒋诉苦”、“反蒋保田”和“人人立功”教育。至6月底,掖县共有1596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参加主力部队998名,留县警卫营598名。掖南县有2500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送胶东军区1100名,送西海军分区580名,留县警卫营和区中队820名。7月,黄县、龙口有近2000名青年参军。7月21日,中共福山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发动,全县有4000多名青年参军。7月下旬,牟平县有6930名青年报名参军,后经县委批准有1838名青年正式入伍。8月,蓬莱县有450名青年参军。招远和招北两县,经过发动,报名参军的青年达3.4万余名,最后有1.83万名被批准入伍,其中,招远县9000名,招北县9300名。另据海阳县综合统计,全县1947年一年中有1.08万名青年参军。栖霞县有1.15万名青年参军。烟台市先后有2007名青年参军。文登、昆嵛两县统计,1947年有8060名青年参军。

 第五次大参军是1948年12月至1949年春季。1948年秋季,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9月,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序幕。10月,烟台市重获解放。至此,胶东全境除青岛、长山岛外已全获解放。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胶东区各县在全力支援淮海战役的同时,又发动了最后一次大参军运动。1948年9月,荣成县有3452名青年参军。

 1948年12月10日至月底,莱东县有1780名青年参军,五龙县有1778名青年参军。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掖县有2015名青年参军,掖南县有2910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143名女青年参军。黄县有1157名青年参军。招远、招北两县共有760名青年参军。1949年3月,海卫市有320名青年参军。文登、昆嵛两县各有1000名青年参军。荣成县有1134名青年参军。

 五次大参军运动,烟台市现辖各县共有20万名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二、参军运动中的先进典型

 在胶东大参军的热潮中,获得了翻身解放的广大青年农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纷纷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大地到处传颂着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故事,涌现出了许多参军的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

 黄县“参军模范村”、“参军状元村” 1947年春季大参军运动中,黄县丰仪区黑山村,全村只有100多户人家,一次就有7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被中共黄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参军模范村”。城北区徐格庄张天性老汉先后送四个儿子参军,被县政府授予“参军模范家庭”。在这次大参军中,黄县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参军状元村”——石良区的东营曹家村。1947年3月12日,中共黄县县委、县政府在文基区大张家村召开了石良、莱山、文基三区参军动员大会。三个区的青年及群众近万名参加了大会,大会共进行三天。会议第一天,东营曹家村与会干部群众就表示:坚决响应上级号召,在参军参战中争立头等功。会议第二天,东营曹家村干部群众写出决心书,在人与人、组与组、村与村之间展开了热烈的挑战迎战活动。会议第三天,大会进行表态发言。在村长的带动下,该村120名青年当场报名参军。在东营曹家村的带动下,其他各村及与会群众也不甘落后,村干部争先表态,青年民兵纷纷报名参军。动员大会结束后,东营曹家村报名参军的青年民兵,集中食宿,进行入伍前的准备。曹氏长辈为激励即将走上前线的子孙,当晚将参军的晚辈带进曹氏家庙进行祭祖。在曹氏祖谱前,80多岁的老族长曹文行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古有好男儿‘志在疆场,马革裹尸’,曹氏家族历来只出好汉,不出孬种,你们报名入伍,保家卫国,为曹氏积德,望你们英勇杀敌,为祖宗争光。”曹德成等青壮年民兵共同表示:一定不负众望,为民立功,为曹氏宗祠争光!为表彰这个仅有210户、不足900人口的小山村一次就有120名青年参军的先进事迹,中共黄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该村“参军状元村”光荣称号,并赠送“民族英豪”匾额一副,“光宗耀祖”锦旗一面。

 福山县“参军模范村”在1947年大参军运动中,福山县的东黄山、后富村、松林庄、冯家、黄连墅、上刘家、陡崖七个村被福山县政府授予“参军模范村”。东黄山村有五对亲兄弟双双入伍,该村况进胜、孙克福两户家庭有“一门三子”参军。全村共有128名青年集体参军,组成了著名的“福山县黄山连”。为此,县政府授予东黄山村“动参模范”光荣称号。后富村还出现了13对兄弟双双参军的动人事迹,该村也被县政府授予“动参模范”光荣称号。

 招远县“一门三英雄”招远县毕郭区犁埠村的许玉双,1938年和1939年先后送两个儿子参加了八路军,二儿子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1947年大参军中又送三儿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招远县政府、招远县各救会授予“一门三英雄”光荣匾。招北县金华区马埠子村61岁的老军属陈振席,1939年就和大儿子一起参加了八路军,后退伍回乡。在1947年大参军运动中,他又送二儿子参军,他说:“可惜我老了,三儿子太小,不然俺们爷仨一起去打老蒋!”1947年8月,招北县金岭区郭家村的郭日新、郭日茂和郭肇基、郭肇林两对兄弟双双参了军。该村郭宝奉、郭玉贵和埠上村杨世章、杨洪朴两对父子也双双参军,被群众传为佳话。据统计,在解放战争时期,招远、招北两县共有13户家庭被县政府、县各救会授予“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的光荣称号。在动员大参军运动中,中共招远县委要求各区符合参军条件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不仅要以身作则,积极带头报名,而且要对符合参军条件的亲属,亲自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反蒋保田参军运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中共招远县金山分区区委书记刘显荣在区委扩大会议上,带头要求参军,带动了全区各级干部报名参军。中共齐山分区区委宣传委员滕芳德、宣传干事刘子合、公安干事王祖琴等区干部,在全区报名参军大会上带头登台报名。400余名青壮年积极响应,报名参军。

 莱东县赤山区“赤山营” 1947年2月在莱东县大参军运动中,赤山区是参军模范区。区委书记刘玉纯、武装部长梁凤臣在参加县委召开的参军动员工作会议后,连夜赶回区委驻地,召开区委扩大会议,认真研究落实县委指示和任务。第二天又召开全区各村指导员、村长和农民、青年、妇女组织负责人会,部署参军任务,并在彭格庄召开了“反蒋保田、参军支前”誓师大会。会上翻身农民代表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恶霸的罪行,与会青年当场歃血盟誓,并在誓词上按了血手印,很快就形成了参军的热潮。梁家夼当场就有130余名青年报名参军,仅梁绪民一人就动员40余名青年参军。全区32个村庄出现了干部带头、父送子、妻送夫、姐妹送兄弟的动人场面。赤山村妇救会副会长顾桂莲动员丈夫带着弟弟一起参了军(后来二人光荣牺牲)。老贫农吕荣典送独子参军。几天的时间,赤山区就有800余名青壮年报名参军,根据上级要求,赤山区只有参军100余人的任务。后经请求和上级批准,选送了500名精壮青年组成了一个营,命名为“莱东赤山营”。该区武装部长梁凤臣任营长、区委宣传委员任教导员,参军的四个村的村团长、指导员分别被任命为四个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梁家夼妇救会主任于凤芝拿出结婚时的红绸子被面,与两个姐妹给“莱东赤山营”做了一面大旗,旗上绣着“到前线去,杀敌立功”八个大字。

 除了“莱东赤山营”这样的模范集体外,参军动人的典型还有很多。莱东县磊山区西上庄村各救会会长林士桂有四个儿子,他一次就送走三个儿子参军到前线。五龙县团旺区前河前村盖国明的三个儿子争着参军,互不相让。最后,盖国明对三个儿子说:“你们谁也不用争,家里一切由我担着,你们兄弟三个一块去。”五龙县大夼区韶格庄村女村长任礼花,首先动员自己丈夫报名参军,带动了全村青年。在新战士集结的前一天,她亲手在丈夫的餐具袋上绣上四句诗:“前方后方一条心,我送丈夫去参军;妻在后方搞生产,夫在前方杀敌人。”任礼花送丈夫到集结地后,又回娘家给哥哥披红戴花,手牵披着红毡的骡子送哥哥上了前线。莒北县在十天中,就有2800名青年参军入伍。该县枳沟镇一次就有113人参军,被编为“枳沟光荣连”。威海俚口区三天内就有4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胶河县袁家窝洛子村村民袁丙德,一次送三个儿子参军,带动了全村青年入伍。

 在东海区,威海卫市桥头区烈属刘毓竹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参加抗战牺牲后,又将在家的三个儿子一起送到部队。昆嵛县套河区周格庄村79岁的杨学凯和山马区楼底村的刘文学都分别将各自的三个儿子一次送去参军。乳山诸往镇河南村1947年只有167户,青年自愿参军者达121人,该村55岁的农民李芝早听到大参军的消息后,回家刮掉胡子,又去村公所瞒报了年龄,同两个儿子一起参了军。荣成县埠柳镇的虎台村,只有200多户人家,在1947年大参军运动中,一次就有80多名青年民兵参了军,被大家誉为“虎台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