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的地方党团组织在创建和发展中,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渠道的传播革命火种,直接得到了中共中央、山东省委、顺直省委和北方局等多方面的领导和支持。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就得到了陈独秀、恽代英、罗章龙、邓中夏和周恩来等的关怀和指示。由于得到多方面的领导,因而在烟台市形成了三条传播革命火种、建立党组织的渠道。第一条渠道是烟台,以郭寿生、叶守桢为代表;第二条渠道是莱阳和海阳,以宋海艇、李伯颜为代表;第三条渠道是掖县,以郑耀南、王鼎臣为代表。又通过这三条渠道逐步延伸到蓬莱、福山、龙口、招远、栖霞以及荣成、威海等地。
第一节 中共烟台小组和烟台支部的建立及其活动
烟台市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烟台海军学校则是烟台党组织最早的策源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局就根据被烟台海校开除而暂住上海的李之龙的介绍,派邓中夏、王荷波先后到烟台开展党团工作。他们到烟台后,找到了仍在烟台海校读书的郭寿生,向他了解了海军学校及海军练营的情况,介绍郭寿生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定郭寿生负责在烟台进行青年团的组织发展工作。
1922年春季,中共北方区委执行委员会书记罗章龙,根据郭寿生的书面汇报和王荷波的当面介绍,来到山东视察党组织的发展状况。他在王尽美的陪同下视察了济南、青岛,并从青岛乘汽车到烟台。罗章龙在烟台找到郭寿生后,了解了烟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情况,指示郭寿生要根据烟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指示郭寿生要坚持定期向党中央请示报告的制度。
1922年夏季,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按规定到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学习。在南京期间,他继续从事青年团的活动,其间频繁往返于沪、宁两地,与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人经常接触交谈。并在王荷波等津浦铁路工运领导人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津浦铁路工人运动,他时常夜间过江,到浦口镇的工棚里和工人们谈心、开会,发动工人起来和反动政府进行斗争,并担任了南京市团委书记。1923年上半年,郭寿生由王荷波、恽代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烟台市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3年下半年,郭寿生回到烟台海军学校。回烟后,他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一面学习舰艇课,一面秘密进行烟台党组织的筹建工作。当年,他就在校内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支部。1924年,他先后介绍烟台海军学校学生曾万里和叶守桢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年底建立了中共烟台小组,郭寿生任组长。这是烟台乃至胶东地区成立最早的党组织。烟台党组织的诞生,给苦难的烟台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烟台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共烟台小组建立后,郭寿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始在烟台全埠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为了便于工作,他在海校内与曾万里等人商量,秘密地创立了“新海军社”,仍以开展海军运动为宗旨,团结青年学生和海军士兵,并将它作为党团的外围组织。“新海军社”成立后,组织不断扩大,遂以烟台海军学校为总社,在上海、南京、福建省马尾等地舰艇部队和海校先后建立了支社和分社,并制定了新海军社章程,以加强组织上的统一和团结。“新海军社”一时声威大振,成为当时海军中很有影响的组织,特别是在福建、上海、南京、烟台等海军学校和舰艇部队影响较大。在创立“新海军社”的同时,郭寿生等又创办了《新海军》月刊,郭寿生任主编。《新海军》月刊,由党的早期发行机构——上海书店印刷发行。其宗旨是:讨论中国海军的兴革,增加中国海军军人知识,改正海军军人的思想,促进海军军人的觉悟。《新海军》月刊,深受青年学生和海军士兵的欢迎。后因批判旧海军的封建腐败教育等问题,遭到北洋军阀政府和海校当局的查禁,出刊四期后被当局查封。由于郭寿生等的努力工作,烟台青年团的工作很快由海校发展到烟台益文、烟台水产学校以及省立第八中学。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届一中全会后,中共烟台小组负责人郭寿生根据党的“三大”决议精神,主动与国民党秘密派到山东办理党务案的王乐平联系,与烟台老同盟会员崔唯吾、戚纪卿等人秘密协商,在戚纪卿的私立医院召开了会议,秘密成立了中国国民党烟台市党部。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郭寿生、曾万里、叶守桢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郭寿生和叶守桢担任了国民党烟台市党部执行委员,并在海校成立了烟台市党部第八区分部。之后,郭寿生、叶守桢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海校以外,经常到益文、先志、水产等学校开展工作,发展扩大国民党组织。同时,也抓紧了共产党、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工作。到1924年底,烟台已有中共小组1个,党员3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个,团员10多人。当时,中共烟台小组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1924年2月9日,根据陈独秀、王荷波的来信,郭寿生等人对烟台的军政界、教育、工商业、新闻、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写出了万余字的《最近烟台报告》,向中共中央报告了烟台社会各界情况及烟台党组织活动情况,请求中央关注烟台,并向党中央表示要抓好烟台地方党团组织的发展与宣传工作。郭寿生的报告,被中央局认为“极有价值”,分五期在中央局机关报《向导》上全文连载。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烟台党团组织迅速发展。1925年初,郭寿生、曾万里等学完舰艇课,离烟南下到上海舰队工作,烟台的党团工作由叶守桢负责。为了开展烟台党团工作,叶守桢经常与在广州的李之龙、汕头的曾万里、香港的晚村、郑州的李晨因等共产党员保持联系。在烟台国民党内部,叶守桢积极支持左派,发展革命力量,并与分裂国民党、排挤共产党的右派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烟台党团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五卅惨案”之后,以烟台为中心又爆发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日本、英国殖民主义者在青岛、上海制造“五二九”、“五卅”惨案后,激起了烟台、福山、黄县、掖县、莱阳、招远等县各界人民的反帝浪潮。群众纷纷集会游行示威,高呼反帝口号,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人数多达四五万人。招远进步青年,以县立道头第五高级小学教师李厚生为首,发起组织了“五卅惨案后援会”,领导学生罢课游行,发动募捐,支援上海工人阶级的斗争。6月上旬,烟台市各县的中小学生首先组织了宣传队,走上街头揭露英国帝国主义杀害中国工人的罪行。下旬,烟台商埠内的工人、学生、店员和市民3万余人在潮州会馆举行抗议集会。会后,愤怒的群众抬着模拟顾正红烈士的假棺上街游行,一路高呼“打倒英国帝国主义”等口号。“烟台市国货维持团”发动全埠商界,开展抵制日货活动,并一致决定与日、英商人实行经济绝交。为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烟台“青沪惨案后援会”电告烟台沿海7县,一律禁止洋货入境。由于广泛开展抵制英货、日货运动,一时间,烟台洋货无人问津。而在外商洋行工作的中国职员、工人则纷纷提出辞职,拒绝为外国人工作,以示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对青沪工人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烟台、黄县等各界群众还发起了捐献活动,捐助“五卅惨案”中死难同胞的家属。
1925年下半年,烟台学生、工人、市民在开展反帝爱国运动之后,叶守桢因领导烟台海校学潮被开除,离开烟台去上海。叶守桢走后,烟台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由林祥光负责。由于郭寿生、曾万里、叶守桢相继离烟,加之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政治环境的恶化,特别是烟台海校南迁福州,并入马尾海军学校,烟台的党团工作力量被削弱,党团组织的活动暂时停止。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致使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期。但是,烟台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息。原烟台益文学校学生徐约之去北平政法大学学习,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往武汉工作。“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徐约之与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他辗转回到烟台,重返母校——烟台益文学校复学,继续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27年冬,他在益文学校秘密发展进步学生许端云、陈恒荣入党,并建立了党小组,徐约之任组长。1928年初,徐约之同从济南到烟台的共产党员延伯真,以及当时已在烟台的共产党员赵横之、胡世星等人先后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于同年5月份,成立了中共烟台支部,徐约之任书记,延伯真、胡世星为委员。烟台支部成立后,又相继发展3名党员,并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了联系。同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派周清溪到烟台整顿党组织。周清溪根据省委确定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将中共烟台支部改组为中共烟台特别支部,并成立了特支干事会,周清溪任特支书记,特支辖两个党小组。周清溪等以拉人力车为掩护,深入工人群众中间,发动邮电、印刷、人力车等工人按行业成立起工会组织。为了开展农民运动,中共烟台特支派遣当时在烟台八中读书的党员赵鸿功,回原籍蓬莱开展农运工作。赵鸿功回蓬莱县巨山沟后,先后发展了本村和附近村的邢汝海、赵鸿渭、吕永田、徐士恩、李宗元为党员。翌年春,成立了党小组,后经烟台特支批准,成立了中共蓬莱支部,赵鸿功任书记,受烟台特支领导。
1928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因曾担任重要职务的王复元兄弟叛变而遭到重大破坏,周清溪离烟调入省委工作,烟台特支与省委的联系中断。之后,徐约之去北平学习,由胡世星接任烟台特支书记。在特支领导力量削弱、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胡世星仍然带领党员坚持斗争。
1929年4月,中共顺直省委特派员白之钰到烟台视察军运工作,中共烟台特支与顺直省委接上了关系,并使烟台特支与驻烟军阀刘珍年部队中的地下党组织发生了横的联系。夏季,徐约之回到烟台,陈恒荣、许端云等联络进步青年,先后成立了“崆峒社”和“野火社”,在学生中宣传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8月,胡世星调到中共顺直省委工作,徐约之任中共烟台特支书记。
第二节 莱阳农民协会与烟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
1925年至1928年,共产党员宋海艇、李伯颜先后在莱阳、海阳一带开展党的工作,播撒革命火种。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以后,军阀张宗昌在济南大肆捕杀共产党人。11月,共产党员宋海艇(莱阳万第镇水口村人,1925年3月在山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派遣,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回到家乡莱阳县水口村,开展党的活动。他在万第经宫俊亭介绍,在后瓦马小学任教。从此,他以教学为掩护,在万第周围各村一面宣传党的主张,一面发展党员。从1925年冬到翌年春,他以“信仰共产主义”为条件,先后发展了万第村小学教员宋海秋、宋云程、梁逵卿(梁洪占),水口村小学教员宋继先(宋续唐),石龙沟村小学教员孙亭午,南石础村小学教员于冠三(于殿君),小院村小学教员赵百原,陡山村小学教员官寅卿8人为共产党员。这是宋海艇在莱阳播下的第一批革命火种。随后,以这些党员为骨干,在水口、石龙沟、护驾崖、南石础、陡山、鲍村、小院等村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贫苦青年识字学文化,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揭露军阀横征暴敛和地主残酷剥削农民的罪恶,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同军阀、地主做坚决的斗争。1926年春季,宋海艇等党员研究确定:今后要在贫雇农、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并规定了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保守秘密,了解政治,执行决议,准时到会,交纳党费,接受工作任务等十三条。宋海艇等还通过师生、朋友等关系,先后在万第村周围30多个村庄发展农民协会会员200余人,发展党员20余名。
1926年9月,海阳县夏泽小学教员孙杰三经宋海艇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夏泽村党小组负责人。秋季,海阳西乡在莱阳万第一带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孙杰三、孙铭瑞、孙西堂、孙彦俊等人,在夏泽村一带发展农协会员150多人;韩元福在子推后村发展农协会员50多人。洪沟、荷叶山后等10多个村庄,均有农协组织活动。在海阳东乡,于洲、于寿堂在兴善村、驾马沟村一带举办平民夜校,宣传进步思想,也发展了一批农协会员。1927年,韩元福经于冠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韩元福入党后,又在子推后村发展了15名党员。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全国制造白色恐怖。夏末,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胶东特派员葛锦堂带着“清党”反共任务来到万第镇水口村,大肆进行“拥蒋反共”宣传,并扬言要成立国民党莱阳县党部。为了与葛锦堂针锋相对,宋海艇决定到义谭店小学抢先成立由共产党员掌握的国民党县党部。但由于候选人未得到多数人通过等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秋季,正当宋海艇准备继续扩大党的队伍时,他的活动被敌人察觉,遭军阀张宗昌通缉。宋海艇将莱阳党的工作交给宋海秋负责,只身离开莱阳。之后,宋海秋为了寻找上级党组织,曾到坊子与山东省委负责组织工作的丁君羊取得联系,带回党的文件和宣传材料进行翻印分发,继续扩大党的影响。
1925年,在莱阳、海阳一带农民运动兴起、农民协会纷纷成立的同时,招远县的革命者成立了进步组织“少年同志社”。这年10月,李厚生等一批进步的小学教师和中学生在“五卅惨案罢工工人后援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少年同志社”。起初成员有招远的李厚生、臧商彝、王德安、原尚庭、马骏卿、王笃卿以及莱阳西北部的田绰永、董瑞生等人,主要负责人是李厚生和田绰永。“少年同志社”建立后,又陆续吸收了一些进步学生参加,扩大了组织。他们经常聚会,学习和传阅进步书刊,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翌年2月,他们在莱阳县田家村(现属莱西市)开办了一所“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级小学”。把“为国家培养青年,给社会造就幸福”作为办学宗旨。李厚生任校长,田绰永在初级别小学任教,兼管事务。学校从校长到教员都自带口粮,不拿工资,义务教学。他们吸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改革教学方法,讲授白话文,增设体育、音乐、美术课,传授科学知识,宣传革命道理。招、莱边区的青年,如刘坦、董华民、刘紫亭、李铭山等都在这里就读。但是,由于旧政府阻挠和封建势力反对,加之经费缺乏,这所小学只坚持了一年。1927年,“少年同志社”活动地区迁移到莱阳县马连庄及周围村庄。成员增加了王丕英、刘坦、刘紫亭等。后来,因国民党对进步团体进行限制和禁止,“少年同志社”先后改名为“乡村教员联合会”和“乡村教育联合会”。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派出许多干部到各地传达八七会议决议,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建立党的秘密机关和交通联络站。为此,中共中央设立了北方局,开始整顿北方各省(包括山东省)的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上海、武汉的山东籍党团员陆续返回山东工作。在上海暨南大学上学的莱阳籍共产党员李伯颜,于12月回到山东济南。(李伯颜原名李树信,莱阳县东双山村(现属莱西市)人,1925年20岁时考入暨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当年,参加了“五卅运动”。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李伯颜在济南通过同乡知己孙耀臣,与中共山东省委接上关系。省委负责同志指示他们回莱阳建立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李伯颜、孙耀臣于12月18日回到莱阳县前保驾山村,立即进行党组织的创建工作。他们首先组织部分贫苦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成立和发展农民协会组织。然后在农民协会会员中物色党员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培养。不久,便以“钢胆、热心、沉着、慧敏”为条件,发展孙文合、孙洪成、孙凯山、孙功思、林世卿、林世茂6人为共产党员。12月26日,在孙耀臣家中,由李伯颜、孙耀臣主持成立了中共前保驾山村支部委员会。孙文合任书记(当时称支部长),孙凯山任组织委员,林世卿任宣传委员。这是烟台市第一个共产党的支部委员会。
第三节 中共莱阳县委的建立与“胶东抗粮军”
李伯颜创建了烟台第一个党支部后,为落实省委关于扩大党的队伍、组建县委的指示,即前往莱阳东部的农村开展工作。1928年1月,他到万第镇水口村,与共产党员宋海秋等接上关系,向宋海秋等传达了省委指示,并了解了石龙沟的情况。根据石龙沟党员数量多、觉悟高的情况,李伯颜委托宋海秋到石龙沟成立了中共石龙沟村党支部,宋式纯任书记,宋开甲任组织委员,宋云甲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党员很快发展到20多名,组建了3个党小组,并派出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到周围村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到3月上旬,淳于、田家灌、王宋等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建起了党小组。这时,莱阳全县已发展党员100余名,其中除小学教员、小商人外,80%以上是贫苦农民。李伯颜、孙耀臣审时度势,根据党员队伍扩大和贫苦农民迫切渴望摆脱地主剥削的客观形势,认为建立县委的时机基本成熟。经过几天的酝酿筹备,于3月中旬,在水口村党员宋玉桂家中召开了各村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共莱阳县委员会,李伯颜任书记兼组织委员,孙耀臣任宣传委员。这是烟台市第一个共产党的县委。
中共莱阳县委成立后,李伯颜始终把扩大党组织、组织群众、建立武装、发动武装暴动、创建苏维埃作为中心任务。
首先,着力扩大党的队伍。莱阳县委建立后,以水口村为党的活动中心,在兰家庄、薛格庄、寨庄头、淳于村建立了4个地下联络点,使党组织很快扩大到大夼、姜疃、山前店、南务及莱阳、海阳边区。同时,孙杰三、孙铭瑞、于璋东等地下党员,在海阳县小纪以西地区扩建党的组织。1928年初,张宗昌旧部钟震国、施忠诚为争夺地盘互相火并,施忠诚兵败退驻海莱边区徐家店一带。为把党组织扩大到敌人内部,3月下旬,县委派孙耀臣以张宗昌的军官学校学员身份打入施忠诚部队,并被任命为参谋长。从此,孙耀臣便秘密物色党员发展对象,伺机肢解这支武装或策动起义。同时,县委派宋云程在莱阳县公署保卫团内发展分队长宋仁甲为党员,并指示宋仁甲在县公署内部秘密发展党员,伺机建立党组织。经过两个多月的组织工作,到5月初,全县已发展党员300多名。
其次,发展壮大农民协会组织。莱阳县委在扩大党的队伍的同时,在莱阳早期农民协会的基础上,以贫雇农为骨干,继续发展农民协会组织,扩大农民协会队伍。由于地下党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中,所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农民协会组织就发展起来了。到1928年4月,除水口村外,在田家周围的田家灌、五处渡、西赵格庄、迎格庄等村,发展农协会员300多名。下旬,李伯颜派南石础村党员于振海、于殿军去海阳西部地区开展工作,与地下党员孙杰三、孙铭瑞、韩元福、孙克俊、于璋东等在30多个村庄建立了农民协会。其中,仅夏泽村农协会员就达150多名。5月,建立农民协会的村遍及全县,农协会员达到2000多名。
第三,组建“胶东抗粮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党组织和农民协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莱阳县委抓住时机,发展武装,组建“胶东抗粮军”与封建反动势力作斗争。
1928年4月,山东督军(都督)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引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农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县委抓住时机,决定各村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筹集枪支、大刀,发展武装,成立“胶东抗粮军”。县委书记李伯颜为制造舆论,首先组织人员编印传单,揭露张宗昌及莱阳的爪牙横征暴敛、鱼肉人民的罪行,号召农民加入武装组织,进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接着在小院村傅家茔地召开党组织和农协组织负责人会议,进行组织发动。会后,各支部和农协想方设法募集枪支。前保驾山村党支部搞到短枪2支、长枪5支,200余人参加了抗粮军;石龙沟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捐款买短枪4支,农会会员到敌人内部搞到长枪6支,100余人参加了抗粮军;海阳县夏泽村搞到长短枪8支,发动周围村庄150多人参加了抗粮军。到5月初,莱海地区已拥有各种枪支30余支,无枪支的抗粮军成员也大多有了大刀、长矛,“胶东抗粮军”发展到700多人。但与当地军阀势力相比,武装力量仍处于劣势。当时,莱阳县公署保卫团、警备队有400多人枪,还有各区的乡团(联庄会)武装。县委根据双方力量对比情况,作出与农民武装田益三部建立同盟军的决定。为争取田益三,1928年4月底,李伯颜先派北石础村地下交通员刘凤全与田益三联系。在取得田益三同意后,李伯颜到羊儿山与田益三见了面,他对政治、军事形势作了透彻的分析,取得了田益三的信任。5月初,李伯颜以“胶东抗粮军”领导人的身份再到羊儿山,向田益三直接提出“攻城劫狱,建立莱阳苏维埃政权”的意见。田益三被李伯颜的气度和胆量所折服,当即表示他的100多人枪,全部加入“胶东抗粮军”,共举大事。事后,田益三找到李伯颜,建议联合与田益三部毗邻的徐子山农民武装共同起事。5月中旬,李伯颜派党员于元丰先与徐子山取得联系,随即亲自与徐子山会面。经过李伯颜推心置腹的交谈,说服了徐子山同意采取联合行动,武装攻打莱阳城。
第四,发动武装暴动,攻打莱阳城。莱阳县委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党组织和农民协会队伍迅速扩大,抗粮军武装力量初具规模,武装暴动的条件日渐成熟。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日)夜,县委在小院村西小河口夹河套召开莱、海边区,莱阳东、北、南部的党组织和农民协会负责人联席会议。会上,县委书记李伯颜向与会者部署攻城劫狱和建立莱阳苏维埃政权的实施方案:以鸡毛传牌为联络信号,兵分四路攻打莱阳城的四个城门。田益三部攻打东门,进城后攻打监狱;徐子山部攻打北门,接应田益三部;李伯颜率抗粮军主力攻打南门,占领县公署;保驾山村党支部率西部抗粮军攻打西门,策应李伯颜部;城内地下党员宋仁甲作内应,传递情报;孙耀臣稳住施忠诚部队,使其按兵不动。李伯颜还对抗粮军主力中各路部队占领县公署的行动作了具体分工:宋云甲负责南路大夼一带,宋化鹏负责北路南务一带,李伯颜负责中路海阳西部、莱阳万第一带,孙长道为突击队长。另外,对攻城战斗打响后负责在城外点焰火、放鞭炮及呐喊助威的人员也作了详细的安排。在讨论方案时,大多数人认为部署得当具体,充满胜利信心。但是,贪生怕死的小院村党组织负责人赵百原,在会议之前即把攻城劫狱的机密泄露给本村阶级异己分子赵会原,他们沆瀣一气,策划了破坏攻城计划和杀害李伯颜的阴谋。就在大家热烈拥护攻城方案的时候,赵百原突然提出反对意见,他以攻城时机不成熟等理由,起哄发难,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疑惑不定。直到凌晨3点多钟,反对派仍纠缠不休,搅得会议无法进行,李伯颜只好宣布休会,决定次日晚再作研究。会后,赵百原谎称本村人留下开会,诱骗李伯颜参加。年轻的李伯颜身处逆境,对赵百原一伙缺乏警惕和防范,当他正在思考会间争论的缘由时,即被赵百原、赵洪恩、赵洪明、赵永思等用腰带勒死,秘密埋在河套里。此事,到1947年土改复查时,党组织才查清赵百原是元凶,将其处决。
6月11日(农历四月廿四日),国民党莱阳县公署保卫团抽调大部分士兵下乡征收户捐,莱阳城内仅留护城士兵40余人。城内地下党员宋仁甲,不知李伯颜被害,又与县委联系不上,遂连送两封密信给田益三,让其率部攻城。当日下午,田益三也不知李伯颜被害,接到密信后就按照李伯颜原定的攻城部署,率部疾赴城东吴格庄村西蚬河东岸密林里集结待命。徐子山接到田益三的鸡毛传牌后,也派30余人枪奔向莱阳城。黄昏时,发现城内侦探绕城北去,田益三怕暴露攻城意图,立即下令强攻东门。东门十几个护城兵仓促迎战,田益三部击毙了保卫团警备队长王秀山,占领东门城楼。这时内应宋仁甲派人送出4箱子弹,支援田益三,田益三抓住战机,率部乘胜攻破西门和南门,接着直逼县公署,在徐子山部的接应下,夺取了钟鼓楼,攻进监狱,打死狱卒,救出了270多名被关押的群众,县长王宝仁弃城逃窜。县城攻下后,外出征收户捐的保卫团和驻平度的齐玉衡旅向莱阳城救援,田益三自知势单力薄,又始终未见李伯颜带领的“胶东抗粮军”,为防有变当夜撤出县城。9月3日,田益三被莱阳鲍村联庄会首领于汝舟诱捕,9月4日被杀害。时年44岁。
“胶东抗粮军”攻打莱阳县城,在胶东开创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斗争的先河,对烟台市革命斗争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伯颜被害后,为稳定全县党内局势,中共莱阳县委宣传委员孙耀臣辞去施忠诚部参谋长职务,秘密回到县委将党的工作作了安排,将一部分暴露身份的党员转移到外地;未暴露身份的党员在各村坚持工作。并决定在未接到上级指示前,各村党员暂时停止活动。党员宋海秋、于冠三、梁逵卿等到大连、海参崴一带躲避。孙耀臣则转移到胶县、高密一带,边开展党的工作,边寻找上级党组织。1928年11月,孙耀臣偕同党员数人去济南寻找省委汇报工作,途经高密县,夜宿在呼家庄一个小饭馆(党的秘密联络点)里,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多次审讯毫无结果,遂于12月26日夜,将孙耀臣秘密杀害。至此,莱阳第一届县委遭破坏。
第四节 蓬莱、龙口、海阳和掖县党组织的建立
在烟台、莱阳的共产党员积极教育群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同时,蓬莱、龙口、海阳、掖县的共产党员也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秘密的传播革命真理,扩大党的队伍。
1928年11月,赵鸿功在烟台东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受中共烟台特支委派,回到家乡蓬莱县小门家乡巨山沟村开展工作。以教学为掩护,先后发展邢汝海、徐士恩、吕永田等5人入党,并于1929年3月成立了党组织。秋季,经烟台特支批准成立中共蓬莱支部,赵鸿功任书记。1930年12月,赵鸿功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
1930年,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按产业建立支部的指示,中共烟台市委决定在工商业较发达、产业工人较集中的龙口,建立党的组织。6月,郑洁曙、王笑竹等3人受烟台市委派遣,由烟台到龙口建立了中共龙口特别支部,开展党的地下工作。郑洁曙任特支书记,负责与烟台市委联系并兼顾市委与蓬莱特支的联系。其公开身份是龙口汽车站稽查员。王笑竹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龙口公安局庶务。郑洁曙每月去一次烟台汇报工作并接受任务。同年,由于军阀刘珍年开始反共,中共烟台市委决定让在刘珍年部队和烟台地方上暴露身份或引起敌人怀疑的共产党员陆续撤离烟台。龙口特支曾负责为撤离烟台由龙口去天津等地的党员提供船票和路费,并负责掩护他们安全转移。10月,郑洁曙身份暴露,被迫转移。12月,王笑竹也因身份暴露被迫转移。至此,中共龙口特支工作中止。
在掖县,1928年6月,郑耀南经同乡王鼎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小学教员为掩护,积极开展工作。1929年冬季,郑耀南与鲍仙洲、郑祥斋等成立了掖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小组,并以农民协会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李勋臣(又名黎光)、陈子尚、鲍仙洲、藤绍武、郑祥斋、鲍健、杨雨亭等先后入党。同年秋季,在济南爱美中学上学的王鼎臣从济南带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发展党组织建立县委的指示。按照省委指示,中共掖县委员会在掖县六区西障郑家村郑耀南家中成立。郑耀南任县委书记,王鼎臣任民运社保委员,黎光任组织委员,陈子尚任宣传委员,鲍仙洲任交通委员。掖县县委直属山东省委领导。年底,掖县县委创办了油印刊物《红星》,由郑耀南任主编,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础理论。
1930年6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给烟台市委发出指示,对烟台党组织的工作提出批评,指示市委应派人到附近县城开展工作,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烟台市委根据省委的指示,派荣成籍的党员孙季周去荣成开辟工作。孙季周到荣成后,以国民党荣成县政府教官的身份,先后发展丛烈光、刘家语(谷牧)、曹漫之、毕家喜、毕春华、沙树模等人入党,并于1931年初建立了中共荣成特支,孙季周任书记,隶属烟台市委。在海阳县,1930年7月,莱阳籍党员梁岐山以凿磨为掩护,到海阳县崖南头村,主持建立了中共崖南头村党支部,此为海阳县第一个党支部,姜万寿任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还有一批烟台籍的革命者在外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比较早的有:黄县的陈文其,1925年1月在青岛由邓恩铭介绍入党。掖县的王鼎臣(王建勋),1928年春季在济南爱美中学入党。招远的王德安,1930年3月在南京晓庄师范入党。他们入党后,都先后回到故乡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