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4日 海阳民工支援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4日,中共海阳县委抽调622人,组建一支挑工大队,由李珍带领,支援淮海战役。历时4个月,先后参加碾庄、柳集、永城等战斗。主要任务是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在过沂河、运河时,天寒水深,无桥无船,民工们便脱下棉衣,扛着弹药涉水,及时赶赴前线。完成运输任务后,民工们又主动配合部队作战、站岗、送信。挑工大队有611人立功。其中,特等功18名,一等功111名,二等功382名,三等功100名。1949年初,挑工大队复员时,华东支前委员会颁发“支前模范”奖旗一面,华东野战军八纵供给部奖给“讨蒋远征 胜利归来”锦旗一面。
1964年11月4日开始 山东省委在海阳县搞社教运动试点
1964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简称桃园经验)。为了取得实施这个经验的第一手材料,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在烟台地区海阳县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由中央、省委、烟台地委联合组成1. 6万多人的工作队,由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带队,于11月4日进驻海阳县各公社和生产大队进行试点。整个运动历时10个月,经过传达贯彻中央“双十条”、“23条”文件,对干部进行“四清”(即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整顿党的组织等一系列工作。这次社教试点工作采取了许多极“左”的做法,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1975年11月 烟台地委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1975年11月,中共烟台地委组织部认真贯彻省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区出现的各级软、散、懒和领导不力的班子进行了认真整顿。对那些拉山头、搞派性、闹不团结、不贯彻中央指示,使工作、生产遭受损失的干部坚决调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和组织整顿,三类班子基本解决。同时,在组建新班子时,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配备干部。全区303处公社党委,共有委员5942名,其中青年委员1506名,占25.3%;有正、副书记1249名,其中青年430名,占34.4%。全区共有11268个大队党支部,共有委员69019名,青年委员23155名,占33.5%;支部正、副书记28602名,其中青年8921名,占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