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胶东区实行整编
联系单位: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环山路2号润利大厦
邮编:264003
咨询电话:0535-6732056
技术支持:水母网
邮 箱:shm@shm.com.cn
来源:《印记:胶东革命历史文物选编》2021-12-29

文化建设

 (革命文化影响早、起点高、成果丰)

 五四运动前,烟台就经销发行《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潮。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胶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动员群众、团结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必要的和重要的手段。

 创立于1938年8月的中共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创立最早的主要党报之一,坚持出版了12年之久。《大众报》不仅及时、全面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在部队、群众中的影响,而且培养了大批新闻宣传、电信机要、出版发行和文艺创作人员。

 1938年9月在掖县成立的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较早、活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党领导下的文化团体,先后创办了大众剧团、鲁迅剧团、京剧团、文艺实验剧团、胜利剧团等群众性文艺团体,还编辑出版了《文化防线》《胶东大众》《胶东青年》《大众戏剧》《大众画刊》。截至1945年6月,胶东全区共有文协会员23000多人,教师抗日救国会会员达26000多人,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会员达3700余人,连同各级文协所属的专业文艺团体、群众业余文艺队伍,联系着数百万工农大众,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

 “胶东抗大”是山东开展军事教育的典范。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后,先后设立了3处支校。第二支校(鲁西)划归冀鲁豫边区之后,“胶东抗大”成为省内仅有的两个支校之一。“胶东抗大”培养了5000多名革命干部,在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不完全统计,在胶东工作战斗过的将领,建国初期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27人,其中有10人是从“胶东抗大”里走出来的。原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就是“胶东抗大”优秀学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