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胶东区实行整编
联系单位: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环山路2号润利大厦
邮编:264003
咨询电话:0535-6732056
技术支持:水母网
邮 箱:shm@shm.com.cn
来源:《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2021-12-16

 李丙令(1917 ~ 2002),山东平度人。1932年,李丙令考入烟台芝罘中学(后改志孚中学)上初中,1934年留校读高中。他品学兼优,思想进步,是该校学生自治会和烟台学生自治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李丙令与同校进步学生孙德铮、孙德运等和烟台八中进步学生陈汝翼、吕其恩、柳运光、温建平、周庆荣等,在共产党员、教师刘宪曾和进步教师王耕今等启发鼓励和帮助指导下,团结进步学生,在两校分别组织了旭光读书会、新文学研究会和新文学评论会等团体,并以这些进步学生组织为核心,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使学生中的进步力量不断增强。在读书学习活动中,他们交流读书心得,举行时事讨论会和专题讲演会,开展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和革命道路的探讨,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当局卖国、内战的反动政策。李丙令和读书会的会员经常深入郊区农村,利用在夜校帮助民众识字的机会,进行救亡宣传;还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在学校和社会上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他们在当时的烟台《芝罘日报》《东海日报》《复兴日报》和《钟声日报》上创办了《原草》《鸣铎》《曙光》《我们》《齿轮》等文艺副刊,发表进步文章,刊登进步文艺作品,抒发对日寇铁蹄践踏东北河山的悲愤和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隐晦地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卖国的罪行。

 1935年4月18日,益文学校和真光女子中学联合到烟台上夼村南山上梨园、苹果园举行“逛梨花”活动。下午1时许,烟台特区专员兼公安局长张奎文当警察的小舅子孔繁树因调戏真光女中3名女学生遭反抗,枪杀了女学生徐明娥,这就是当时轰动整个烟台的“徐明娥事件”。这件恶性杀人案,国民党烟台当局意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而激起了烟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极大愤慨。真光学校师范班学生姜明在该校进步教师徐益仁的支持下,代表本校学生自治会与益文、志孚、烟台中学等学生自治会联系,召开联席会议,于21日正式成立烟台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学联),选出志孚中学学生李丙令和烟台中学(原烟台八中)学生吕其恩等9人主席团。22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表组建学联宗旨,表示誓为死者伸冤。学联向烟台当局提出严惩凶手、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树立纪念碑、举行殡葬仪式等5个条件,遭当局全面拒绝。烟台的党政军以及以林秋圃(商会常务理事、志孚中学董事、养正小学校长)为代表的商会统统向学联施加压力。学联顶住压力,派学联负责人志孚中学学生李丙令和烟台中学学生吕其恩分别到国民党烟台党部和韩复榘驻烟部队赵廷壁团部进行交涉,提出抗议。李丙令和吕其恩大气凛然,慷慨陈词,舌战群凶。官方理屈词穷,但以“学生此行为全系赤色分子所煽动,为首的就当赤色分子抓起来”加以威胁不予解决,更激起学生义愤。在“学联”领导人吕其恩、李丙令等的带领下,烟台各中等学校学生、部分青年教师3000余人于23日在益文南楼操场举行了追悼会,宣读了《烟台特区学生自治联合会关于徐明娥事件的宣言》,揭露了政府当局的狡诈手段,并在追悼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学生们沿途高呼口号,散发《宣言》,并将《宣言》发往南京政府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和北平全国学联总部。在烟台各界大力支持下,几经反复,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但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却被列入了黑名单。6月,李丙令、吕其恩、柳运光等七名进步学生因徐明娥事件中领导烟台学生进行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斗争,被校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

 1935年秋季开学时,李丙令来到了烟台恤养院,担任第三班的班主任,那年他刚刚18岁。李丙令入院后,褚院长把他安排在一个较偏僻的后院,三间西厢房的单人宿舍,一住就是两年多,为李丙令继续为党工作提供了方便。

 1936年8月,李丙令经吕其恩(吕志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批准,成立中共烟台工作委员会,李丙令任组织委员。10月,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共烟台工作委员会改称为中共烟台市委员会(简称为中共烟台市委),吕其恩任书记,李丙令为组宣委员。11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中共胶东临时特委改为中共胶东临时工委。12月,中共胶东临时工委机关遭到破坏。1937年2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研究决定,胶东临时工委机关由烟台撤至威海卫,吕其恩接任中共胶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不再兼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李丙令被指定为中共烟台组织总负责人。李丙令以烟台恤养院育德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继续领导和组织党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进行革命活动。李丙令除了认真教授正课外,还经常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在卢沟桥事变后,他在讲课之余,详细介绍不抵抗主义“攘外必先安内”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对汪精卫的亲日罪行,以及他如何破坏抗战予以充分揭露。对于世界法西斯的独裁和侵略,更是恨之入骨,他常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打倒墨索里尼”、“打倒希特勒”,激发学生们的同仇敌忾情绪,给后来恤养院十多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抗日队伍播下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他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们到野外模拟战斗形式,练习攻守。冬天拉着学生到山上打雪仗,培养学生们的勇敢作风。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烟台党组织响应中共北方局关于“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由中共烟台党组织总负责人李丙令,率领所领导的党员和大批民先队队员及进步青年,走出城市,奔赴农村,组织抗日游击队参加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起义。3月12日,李丙令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得到情报,市内日本驻烟台外事处主任、军国主义分子芝川彦次郎,近期毫无顾忌地常到日本洋行和烟台商会鬼混,有时整夜靠在那里。决定先袭击洋行,再宰老色鬼。傍晚,李丙令带领化装的游击队员潜入烟台市内,袭击了日本洋行,又赶到北马路,冲进伪商会西楼打死了芝川彦次郎。抗日游击队进城击毙军国主义分子芝川彦次郎的消息,不但让城里人为之一振,而且让市区的日伪军心惊肉跳,闻风丧胆。 4 月4日夜,“第三军”第一路二支队政委李丙令和支队长赵锡纯率领抗日武装,突入烟台市区。他们沿着毓璜顶进入毓秀街和法院街附近,制造声势,游击队员张贴、散发抗日宣传品,以密集的枪声和喊声震扰和迷惑敌人,声东击西,掩护另一支游击队进入西郊的西沙旺一带偷袭敌人。之后,李丙令先后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委、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营政治委员,六十三团政委、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十九旅政治部主任、第五旅十五团政治委员,胶东军区十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胶东地区历次反“扫荡”斗争和攻克牟平城、福山城、河源、两沟、马连庄、平度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李丙令先后任山东军区六师政治委员,辽东人民自卫军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十一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梅河口、安奉路、鞍海、桓仁、辽阳、鞍山等战役战斗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他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包围北平等战役战斗。随后,率部参加了湘南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广东地区剿匪作战。1950年5月,李丙令调任四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后任军副政委、政委等职,参加了守备粤东海防,解放南澳岛、南鹏岛、南澎岛,保卫东山岛等战斗。

 1955年,李丙令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1月,调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0年10月后,先后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副教育长、教育长、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校长等职。1975年8月离休。2002年6月,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