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胶东区实行整编
联系单位: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环山路2号润利大厦
邮编:264003
咨询电话:0535-6732056
技术支持:水母网
邮 箱:shm@shm.com.cn
来源:《风云:胶东革命历史事件选编》2021-12-07

 解放战争期间,胶东地区作为华东战场的后方,肩负着空前的支前重任。此时,经过反奸诉苦和土改工作,人民的觉悟得到空前提高,积极性也得到空前调动。胶东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或在前线直接加入解放战争,或在后方运粮弹、搞生产、看护伤员。胶东人民的积极支援,直接推动了全国胜利的加速到来。

 一、组织民工随军支前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区的支前民工,抬着担架、推着小车、赶着胶轮大车,跟随解放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各自县内走向省内,从山东走向华东,在支援淮海、渡江战役之后又去支援沪杭宁战役。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将战争急需的粮食、弹药等各类物资及时送到作战部队和战士手中。

 根据胶东战场、山东战场和华东战场形势的发展,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四年中,胶东地区曾多次组织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海阳县1946年8月至11月就派出中青年男女46712人参加担架队,有2358副担架,承担支前任务。1947年3月,为了支援鲁南大会战,黄县组织支前民工1360人,大车588辆,骡子1220头,于九里店集结出发。1947年3月,福山县组织担架运输大队共2020人,167副担架, 300辆手推车,大队下设三个中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开赴鲁南战场,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和临朐战役。7月,福山县第二批担架队500人又赴鲁南支前。牟平县也于3月组织1000多名民工,支援鲁南会战。栖霞县于3月组建了260人的远征担架中队,编入福山县支前大队,参加了孟良崮、南麻、临朐战役。

 1948年4月2日至5月8日,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和第十三纵队一部及胶东、鲁中基干武装各一部发起了潍县战役。蓬莱县派出担架连随军支前,不仅转运伤员,运送弹药、物资,还直接参加战斗,抓俘虏、收缴敌人武器。招远县派出六个连的担架队,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支前,先后参加了周村、张店战役和潍县战役。掖县派出担架600副、小车600辆、民工3000余人随军支前。同时,发动全县人民捐献面粉11万斤、麻袋4000条、杉木杆770根、镢头700把及其它物资支援潍县战役。掖南县派出担架500副、小车230辆、民工2000余人,将坊子医院中收容的900名国民党军伤兵俘虏,送往青岛治疗。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约60余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薛城、南达淮河的广阔地区,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动用兵力最多,胶东各县投入的支前力量也最大。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忍风雪受饥寒,随军转战,克服种种困难,把粮食和弹药送到前线。

 莱阳县的唐和恩从家乡出发时,随身携带了一根三尺长的小竹竿,本来准备路上支撑小车用的。在支前途中,他就在这根小竹竿上,刻下了他和支前队员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徒步4000里所经过的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数十个城镇的名字。这根竹竿,记录了支前民工艰辛而光荣的历程,成了胶东人民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的有力见证。

 二、保障前方物资供应

 在解放战争中,山东党组织和各级民主政府,发动广大群众,为前方筹集、运送各种军需物资,保证了部队的物资供应。

 据统计,1945年至1949年四年间,乳山人民为支援解放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共向部队捐赠现款363万元(北海币),猪肉5085斤,蔬菜5369斤,香皂2411块,毛巾260条,笔记本251本,另有粮食、小鸡、鸡蛋、香烟、钢笔等大批物品。为了保证部队的副食供应,各地普遍建立了以工商局为主的供应站。1947年初,华东野战军后勤司令部与山东支前委员会抽调100余名干部,建立了华东野战军供应总站,并设立了直属分站、支站、小站,直接负责华野的副食供应。孟良崮战役期间,华野供应站在山东解放区采购食油5万斤,花生50万斤,从石岛、威海等地调运干鱼15万斤,从龙口调运大批粉条,迅速运往战区周围储备起来。

 1947年3月,胶东区5.5万名青年参军,急需一批步枪装备部队,胶东军区把四个月内生产5万支四五步枪的任务交给胶东兵工六厂后,全厂工人自觉加班加点,开展生产竞赛。到6月底,按时完成了任务。

 同年4月,胶东兵工四厂接到军区下达的要在一个月内生产八二迫击炮弹3万发的紧急任务。当时,工厂生产能力只能完成4000发,计划增产到8000发。工人们每天连续工作达12个小时,机器昼夜不停。在当地群众和军工部支援下,苦战了一个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三、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随着大规模战争在山东地区逐步展开,山东的地方武装、民兵经受了战争的锻炼,组织上得到很大发展,战斗素养、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这些人民群众武装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6年春,海阳县子弟兵团一个营到即墨一带,保卫春耕生产,历时一个多月,先后作战三次,打死打伤敌人17名,缴获物资一宗。1946年6月,海阳县子弟兵团两个营,1100余人,由县武装部参谋股副股长于东山带领到即墨县,配合胶东军区六师八团作战,历时40余天。

 1947年9月至1948年3月,国民党军进占县城期间,全县民兵积极寻找机会打击敌人,配合部队和地方武装封锁围困敌人,先后参战176次。

 1947年10月3日至6日,国民党军由黄县去烟台,途经蓬莱县南部,八、九、十、十二区的民兵联防大队,共毙、伤敌35人,俘敌20人,炸毁敌汽车一辆。在对敌斗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1944年7月1日,胶东军区召开第一届战斗英雄大会。7日,胶东区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授予蓬莱县刘太东为民兵英雄,吴曰凤、柳振玉为一等民兵模范,郭喜为二等民兵模范,李江、张行贵为干部战斗模范。1947年海阳玉皇顶战斗中,嵩潜、山口、鞠家庵等村群众,把自家的门、箱、柜等送到阵地,供解放军修筑工事。战斗激烈时,青年民兵为解放军运送炮弹、抢修工事;青妇队冒着敌人的炮火,从前沿阵地抢救伤员,并利用战斗间隙为指战员补衣、钉鞋。战役结束后,部队赠送山口村“我们的靠山”锦旗一面。

 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时期,胶东民工支前280多万人次,占山东省支前总人次的四分之一。胶东人民无偿提供了大小车辆81万辆、担架73万副、牲畜24万头、船只1644艘、粮食20亿斤、被服1万件、军鞋124万双。胶东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支援了解放山东乃至全国的全过程。